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4篇疗效
  • 3篇淀粉样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毒性
  • 2篇毒性作用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组合物
  • 2篇乙素
  • 2篇抑郁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抑制
  • 2篇神经退行性
  • 2篇神经退行性疾...
  • 2篇生物领域
  • 2篇司来吉兰
  • 2篇突触
  • 2篇退行性疾病

机构

  • 1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3篇张本卓
  • 3篇肖韩艳
  • 3篇吕士红
  • 2篇郭艳芹
  • 2篇乔霜
  • 2篇史春静
  • 2篇苗仲艳
  • 2篇武艳
  • 2篇袁晓环
  • 2篇吴丹
  • 2篇任宪辉
  • 2篇袁春华
  • 1篇王晓丽
  • 1篇杨淑芹
  • 1篇马春丽
  • 1篇张军
  • 1篇王彬
  • 1篇代亚美
  • 1篇王冬
  • 1篇钟镝

传媒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连接蛋白1的截短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讲,涉及神经连接蛋白1的截短蛋白及其应用。神经连接蛋白1的截短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经实验发现,通过筛选获得的截短蛋白能缓解Aβ1‑42对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
吴丹郭艳芹袁晓环武艳史嘉翊张本卓黄青苏晓男
文献传递
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40例治疗组、20例安慰剂组和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路优泰治疗,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药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进行HAMD评分。采用重复测量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或安慰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治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有效。
张本卓代亚美王晓丽
关键词:路优泰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钙调素(calmoduli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CCI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按照EMA4015 mg/kg剂量灌胃;中剂量组,按照EMA401 10 mg/kg剂量灌胃;高剂量组,按照EMA401 20mg/kg剂量灌胃。另设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于术前、术后7d、14d和28d同一时间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行为学指标。行为学检测完毕后,各组大鼠取腰段DRG,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铜微板法检测DRG内Ca^(2+)浓度,采用Westem blotting和RT-PCR分析检测DRG内GAP-43、PKC和CaM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model组比较,EMA401显著升高CCI大鼠TWL和MWT(P<0.05);与model组比较,EMA401显著降低DRG内Ca^(2+)浓度及GAP-43、PKC、CaM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EMA401对CCI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RG内Ca^(2+)浓度及GAP-43、PKC、CaM表达有关。
肖韩艳张本卓韩丽萍徐凤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生长相关蛋白43蛋白激酶C钙调素
天麻素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天麻素治疗组78例与尼莫地平治疗组80例,分别采用天麻素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天麻素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均有效果,颅内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有显著恢复。尼莫地平组对颅内血管峰值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恢复更明显,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天麻素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均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血管性头痛具有显著疗效。二者短期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张军张本卓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天麻素注射液尼莫地平经颅多普勒
脑梗死采用疏血通与血栓通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采用疏血通与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收的3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7例,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疏血通,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血栓通,为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14例),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8.82%(10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与血栓通对于脑梗死治疗疗效具有明显差异,在常规治疗方式下应用疏血通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血液流通,降低血黏稠度,治疗疗效更好,因此,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优先选用疏血通进行治疗。
张本卓吕士红马春丽衣明泉
关键词:脑梗死疏血通血栓通疗效对比
脑卒中后抑郁854例临床分析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46.0%,其中轻度23.3%,中度14.8%,重度7.9%,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抑郁症史、病灶数量、高血压、饮酒、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PSD发生率较高,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肖韩艳张本卓袁春华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孕酮对β淀粉样蛋白致伤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孕酮(PROG)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0致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ROG对Aβ1~40致伤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PROG干预后Aβ1~40致伤的神经干细胞Caspase-3活性的变化及对致伤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ROG能剂量依赖地对抗Aβ1~40致伤后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 1 pmol/L及10 pmol/L PROG在48 h时对Aβ1~40致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保护作用最强,10 pmol/L浓度PROG在7 d时对Aβ1~40致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保护作用最强。
肖韩艳冯莹徐甜颖张本卓袁春华毕鹏翔
关键词:孕酮
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属于药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司来吉兰和五味子乙素的重量比为1:1‑100。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包含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剂以及其...
张本卓苗仲艳吕士红史春静任宪辉乔霜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4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脑膜癌病患者,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75岁±9.65岁,临床病理诊断7例为肺癌,1例为乳腺癌,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卵巢癌,1例为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未查明的3例。首发症状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为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多次反复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有助于早期诊断。
刘凯张本卓李国忠钟镝盛莉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细胞学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奥扎格雷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基础用药之上,另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使用时间14 d;对照组40例仅应用奥扎格雷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基础用药,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缺血半暗带处神经细胞的迟发性死亡、脂质过氧化能、细胞水肿、坏死、凋亡等。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姚冬杰袁春华张本卓王冬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