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 2D-FDTD法计算波导截止频率的激励源设计与取样被引量:5
- 2003年
- 在计算波导截止频率时,激励源的设计必须与波导中通过信号的模式相匹配.以矩形波导为例,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提出激励源的优化设计方案与采样点的有效选取问题.
- 张晓燕周庆戴宏
- 关键词:激励源微波工程时域有限差分法电磁场
- 用XKS分裂研究云南地区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
- 云南地区(21°N-29°N,97°E-106°E)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南北地震带南段,受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缅甸微板块向东俯冲、四川盆地的阻挡的综合影响,地壳厚度变化剧烈、断裂带发育,地质构造变形强烈且复杂,地震频发。...
- 张晓燕
- 关键词:地震各向异性上地幔剪切波分裂青藏高原东南缘
- 文献传递
- 2D-FDTD法在光学谐振腔问题的应用
- 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是近年来发展极快的一种电磁场计算方法,已在电磁辐射、散射、天线、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光电子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
- 张晓燕
-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传输性能
- 文献传递
- 韩国制陶匠人的工艺知识
- 2017年
- 本文检验了分类方法、类别和陶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意涵,以期理解制陶人的陶器生产经验和工艺知识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居住于韩国庆尚北道和庆尚南道的17位陶匠进行访谈和观察获得了相关民族志数据。首先,本论文揭示了这些制陶人获得制陶技术和知识的过程:包含理解、解释和各种生产要素实践。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运用特定技巧、特殊的原料和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情况。陶匠的技艺知识以由不同历史变迁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为基础,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其次,工艺知识明显与陶器制作的传统技巧相关,工艺知识概念包含工艺成就及其评价标准共同构成的技术、民俗术语、意义的构建、制陶经验和亚洲陶艺师傅的知识水准。再次,由此可见,陶器的形象是通过文化再现的过程建构出来的。借此方式,具体的陶制容器转化为社会性的器物。
- 朴晟槦张海超张晓燕
- 关键词:工艺知识隐性知识陶器
- 冷却囚禁原子的基本方法——磁光阱被引量:8
- 2003年
- 讨论了磁光阱的基本原理———光作用力理论和实验方法:用1对反向电流线圈和3对相互垂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圆偏振激光束照射气体原子,使原子受到耗散力被冷却,而且还会因受到非均匀光电场的梯度力作用而被囚禁与光束交汇中心,从而达到冷却囚禁原子的目的,为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奠定了基础.
- 陈畅张晓燕和永寿
- 关键词:磁光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塞曼效应多普勒效应量子光学
- 从语言接触理论看回族语言的形成
- 众所周知,回族通用汉语,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在回族人内部存在一种回族语言,它是汉语方言的变体。学术界对回族语言的研究已不在少数,基本是立足于语言本身,而忽略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接触所引起的语言接触,因此笔者尝试从人...
- 张晓燕
- 关键词:语言接触回族语言外来词回族教育
- 文献传递
- 回音壁模圆盘谐振腔的光能分布被引量:3
- 2004年
- 回音壁模 (WGM )圆盘谐振腔作为一种新的光电探测器在生物病原体的检测方面获得了应用 .光在亚微米尺寸波导耦合的WGM中的传播行为是一个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可以获得WGM的光能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 :存在于WGM圆盘微腔中的微粒的吸收性会引起WGM微腔场强的明显变化 .该结果对实际制作性能优良的光学生物探测器具有指导意义 .
- 张晓燕周庆曾军英戴宏
- 关键词:回音壁模光电探测器时域有限差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