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介入引流治疗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介入引流治疗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142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梗阻时间、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肌酐、术后胆红素下降程度以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感染(P=0.006)、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004)、血清肌酐(P=0.043)、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P:0.001)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0.015)是影响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染(0R=3.729,95%C11.332~6.363,P=0.040)、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0分(OR=0.513,95%CI0.375~1.276,P:0.018)及术后抗肿瘤治疗(OR=0.668,95%CI0.210~2.026,P=0.038)是影响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术前感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常刚薛栋张晓燕巩曰红姜在波
- 关键词:引流术预后
-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伴或不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炎症标志物与2型DM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及其它检查结果分为4组:A组:对照组19例;B组:DM组25例;C组:冠心病(CHD)组24例;D组:DM合并CHD组26例。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1)DM组和CHD组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DM合并CHD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CHD组(P均<0.01);(2)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3)校正了性别、年龄、DM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M I)、血脂、血糖等因素的影响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水平仍显著相关。结论2型DM和CHD都为炎症反应性疾病,二者并存炎症反应可能更重;血清hs-CRP水平与2型DM心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 贾荣波李建设赵树芬张晓燕
- 关键词: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
- 3例猝死患者的抢救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刘振吉赵树芬张晓燕
- 关键词:猝死急救
- 人参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两组均治疗3个月.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血清补体3(C3)、IL-17和IL-23.结果 治疗后,两组SLEDAI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73,P<0.05);血清C3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3.04,P<0.05);血清IL-17和IL-23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13、3.06,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5.6%,观察组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 人参皂苷可以明显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7和IL-23的表达.
- 李建设张晓燕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人参皂苷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17INTERLEUKIN-23
- 氯丙嗪在主动脉夹层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在硝普钠治疗主动脉夹层并高血压的基础上应用氯丙嗪的价值.方法 28例主动脉夹层伴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硝普钠组和氯丙嗪+硝普钠组各14例.2组均用硝普钠,以20μg/min开始持续静脉泵入,每隔5 min将硝普钠的用量增加5 μg/min.氯丙嗪+硝普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丙嗪,始终以5μg/min静脉泵入.之后根据病情加用美托洛尔或其他降压药物口服,必要时再增加硝普钠用量,将血压维持在90~100/6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控制在65次/min左右.观察30 min内血压控制情况、美托洛尔日用量及累计止痛、止吐药物应用次数.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2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收缩压在氯丙嗪+硝普钠组10 min及以后时间点,舒张压在15 min及以后时间点时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氯丙嗪+硝普钠组15 min及以后时间点下降幅度更大,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和心率均控制理想时氯丙嗪+硝普钠组的持续用药时间比硝普钠组明显缩短[分别为(74±10)、(56±12)h,P=0.030],此时硝普钠组美托洛尔日用量明显高于氯丙嗪+硝普钠组[分别为(65±20)、(46±19)mg,P=0.043].另外,硝普钠组累计止痛药物及止吐药物应用次数多于氯丙嗪+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分别为(3.4±1.1)、(1.0±0.8)次,P=0.001;(1.4±0.8)、(0.4±0.3)次,P=0.005].结论 氯丙嗪是一种辅助硝普钠治疗主动脉夹层并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药物.
- 张玉榕贾荣波张晓燕范淑霞季金枝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氯丙嗪硝普钠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的获益来源:降压或超越降压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南》)已正式发表,新版指南大幅拓宽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阻断剂的应用范围,特别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的适应证增加了多项,使其涵盖了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防、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等诸多方面。对于这一重大变化,临床医生不禁要问,RAAS阻断剂的获益究竟源于什么?是降压本身,还是降压之外的靶器官保护效应?探讨上述问题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指南建议,
- 谢良地郑友祥刘秀凤花戎王福军王若琦郑世杰张晓燕金振刚戴伦邓君曙
-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降压ANGIOTENSIN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对大咯血的治疗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对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大咯血住院患者38例,其中反复咯血31例,支气管扩张27例,支气管肺囊肿4例,不明原因4例,肺结核3例。均经胸部影像学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均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患者栓塞次数最多3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均表现为血管畸形,给予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35例出血立即减少。8例患者治疗后24h再次复发咯血,其中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右上肺切除术,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有效,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无效行再栓塞治疗,1周内咯血完全消失,总有效率97.4%(37/38)。随访1年,再次复发大咯血13例,11例每次咯血及年总咯血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2例再咯血患者经多次栓塞剂栓塞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右上肺切除术,总有效率94.7%(36/38)。治疗后3例短时间内轻微胸痛,2例肩痛,3例伴胸闷,3例腹股沟皮下淤血,对症处理后短期内好转。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或反复发生的大咯血疗效显著,可以避免患者外科手术的风险,对复发患者再次治疗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巩曰红常刚裴维芳张晓燕李洪福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咯血
- 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及其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 贾荣波王洪云李建设张晓燕赵树芬
- 本研应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对UA、NSTEMI、STEMI者进行早期及晚期BNP测定,同时随访观察上述患者2个月左室重构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晚期BNP分别对左室...
- 关键词:
- 关键词:BNP急性冠脉综合征
- 高血压治疗的东西方差别被引量:3
- 2013年
-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东西方差别。首先,饮食习惯差别。我国饮食习惯主要表现为高钠和低钾,北方钠盐摄入量为每人12~18g/d,南方为7~8g/d,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g/d,而欧美人群普遍低于这一标准。第二,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高。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较美国人群高出1.5倍,而且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率持续增加。由于各类降压药降压疗效差异不大,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却不同,因此应遵循证医学指导,选择在预防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获益证据充分的药物。研究结果显示,长效钙拮抗剂有效控制血压,且能够减少我国高血压患者以脑卒中为主的心血管风险,特别是氨氯地平,其强效、持久、平稳降压,有效控制晨峰和夜间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 林甲宜郑世杰戴伦邓君曙林海龙张晓燕金振刚郑友祥刘秀凤唐家荣徐标
-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脑血管事件冠心病事件心血管风险
- 综合护理在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57.14%(X^2=4.27,P〈0.05);观察组术后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16、4.73,均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压疮、局部出血、腰背疼痛发生率、睡眠障碍及排尿困难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X^2=4.25、4.26、4.81、4.15、4.32,均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快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重视。
- 张晓燕高秀兰马玉琢
- 关键词:肝动脉放射学介入性化学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