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疫情
  • 2篇麻疹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2篇肝炎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疫情分析
  • 1篇伤寒
  • 1篇染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麻疹疫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策略
  • 1篇疾病
  • 1篇疾病免疫
  • 1篇计划免疫
  • 1篇甲型

机构

  • 6篇汕头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张文钦
  • 1篇何凡
  • 1篇郑伟江
  • 1篇陈丽玉
  • 1篇林文生
  • 1篇陈朝晖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94-2005年汕头市濠江区伤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分析1994-2005年濠江区伤寒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寒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濠江区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来,共发病56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56/10万,各年发病率在9.25/10万~56.29/10万之间.全年均可发病,3~8月份发病率偏高,占65.31%;性别没有明显差别;20~59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69.91%;职业分布以待业或家务人员、农民、工人、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6.02%.结论 濠江区伤寒发病率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防制.
张文钦
关键词:伤寒流行病学
汕头市濠江区1起麻疹疫情暴发调查
2007年
目的分析汕头市濠江区三河街道麻疹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统一的疑似麻疹病例调查表,对发热、出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部分患者血样,以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麻疹病例43例,病例分布在三河街道辖区4个居委及所属4所小学,其中小学生35例,散居儿童8例,波及的4所小学的罹患率分别为0.71%、0.52%、0.48%和0.96%;男性22例,女性21例;发病高峰时间在11月25日~12月1日,共38例,占发病总数的88.4%;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10岁,共36例,占发病总数的83.7%;43例患者中,2.3%患者有麻疹疫苗接种史,34.9%没有接种史,62.8%接种史不详;送检的5份患者血清,麻疹IgM抗体全部呈阳性反应。结论提高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和加强病例监测、提高个体医生的报告意识是预防与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张文钦陈朝晖
关键词:麻疹
汕头市濠江区1994~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濠江区1994~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濠江区1994~2005年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濠江区12年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最高达259.0/10万(1994年),最低至109.2/10万(2003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53.2/10万。12年间,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主要是肺结核)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住居濠江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但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主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为主。结论濠江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加强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张文钦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
汕头市健康人群计划免疫相应疾病免疫水平监测与分析
2004年
[目的 ]了解汕头市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的免疫状况 ,评价计免 -冷链工作质量 ,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 2 0 0 3年对汕头市龙湖区和濠江区等两个区 180名健康者进行麻疹、白喉和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在 2~ 4岁、6~ 8岁和 13~ 15岁年龄组各随机抽取 60名监测对象 ,用ELISE法检测麻疹抗体水平 ,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抗体水平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抗体水平。[结果 ] 180个监测对象的麻疹、白喉和百日咳全程免疫史达 90 %以上。 3个年龄组的麻疹、白喉的抗体保护率均达 10 0 % ,百日咳的抗体阳性率在 78 3 %~ 98 3 % ,保护率仅为 2 8 3 %~ 43 3 %。[结论 ]汕头市已建立对麻疹、百日咳和白喉较高的免疫屏障 。
黄少珊郭昕东吴榕生郑伟江张文钦林文生何凡陈丽玉蔡咏娜
关键词:计划免疫免疫策略麻疹
汕头市濠江区1994~2005年甲型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分析1994~2005年濠江区甲型肝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发生、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濠江区甲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共发病3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9月份发病率偏高;20~59岁的青中年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59.74%;职业以工人、学生、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4.35%;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比例为1.87:1。结论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计划开展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是降低甲型肝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张文钦
关键词:甲型肝炎发病率
1994-2005年汕头市濠江区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 分析1994-2005年濠江区乙型肝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4~2005年濠江区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年共发病9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2.55/10万,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66.15%,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6.67%.发病率最高为97.56/10万,最低为15.90/10万,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2.44∶1;人群以20~59岁的青壮年发病数最高,占总发病数的72.71%,0~7岁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构成比从1994-1996年的8.25%下降到2003-2005的零.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低年龄组儿童已见明显保护效果,今后乙型肝炎的应对策略应采取以提高人群乙型肝炎免疫力,切断乙型肝炎传染途径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张文钦
关键词: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