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军

作品数:61 被引量:77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1篇花岗岩
  • 20篇岩浆
  • 19篇锆石
  • 16篇地球化
  • 16篇地球化学
  • 14篇盆地
  • 11篇造山带
  • 11篇山带
  • 11篇同位素
  • 10篇滇西
  • 9篇地质
  • 9篇铀矿
  • 9篇中亚造山带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岩浆岩
  • 8篇砂岩
  • 8篇年代学
  • 8篇锆石U-PB...
  • 8篇化学特征
  • 7篇地质意义

机构

  • 5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北京离子探针...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信阳师范学院
  • 4篇云南省核工业...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作者

  • 61篇张建军
  • 38篇王涛
  • 33篇童英
  • 24篇张磊
  • 20篇郭磊
  • 19篇史兴俊
  • 15篇周恳恳
  • 15篇伍皓
  • 13篇陈小炜
  • 11篇黄河
  • 11篇夏彧
  • 10篇李舢
  • 9篇杨奇荻
  • 8篇洪大卫
  • 7篇曾涛
  • 4篇韩宝福
  • 4篇王晓霞
  • 3篇宋鹏
  • 3篇耿建珍
  • 3篇张颖慧

传媒

  • 9篇地质通报
  • 7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岩石学报
  • 3篇地球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沉积与特提斯...
  • 3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球科学
  • 2篇2013年全...
  • 2篇2016中国...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铀矿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199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腾冲地块构造-盆地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被引量:12
2017年
以"煤铀兼探"新思路带动的中国西南地区新一轮砂岩型铀矿勘查,首选滇西腾冲地块新近纪盆地群为突破口。从容矿主岩沉积建造、铀源地质体配置、成矿作用驱动3个方面,总结了腾冲地块构造-盆地演化对铀成矿的影响。在大陆汇聚构造体制下,地块内发育一系列受断裂制约的狭长状断陷盆地和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湖泊的复合沉积体系,扇中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等是赋铀砂体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中特提斯洋俯冲碰撞形成的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和经历多期构造变质的高黎贡山群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为区内铀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而赋矿层同沉积期的新近纪构造运动,以及第四纪以来的地壳差异升降,驱动了产铀盆地内部的潜水氧化和后期叠加的层间氧化成矿过程。基于上述认识,提出当前区内的铀矿勘查应加强沉积微相和岩相古地理研究,建立赋矿有利相带的空间分布模式;同时加强不同蚀源区地质体的铀源能力分析和成矿作用类型的甄别,更准确地锁定潜在铀矿体的定位规律。
周恳恳伍皓陈小炜张建军夏彧
关键词:腾冲地块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中亚造山系花岗岩时空演化框架及大地构造意义
本文就中亚造山系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概况和演化特征作初步的介绍,试图为该造山系的发展演化特别是主要造山过程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信息。综合来看,东北亚,特别是松辽盆地以西,早中侏罗世花岗岩很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及其远程...
王涛洪大卫童英张磊郭磊李舢张建军黄河史兴俊杨奇荻
关键词:花岗岩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发育有砂岩型铀矿化,为对进一步勘探提供理论依据,详细研究了铀矿化的物源,探讨了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对采自顶山地区的32件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乌伦古河组砂岩组分受源岩控制,经历了较弱的沉积再循环作用,物源距离适中;沉积物源为长英质火山岩和安山岩混合来源;沉积物源区为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寒武纪-早志留世,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形成了加里东期大陆岛弧中性-酸性侵入岩体;晚志留世-早石炭世,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形成了海西期大陆岛弧中性-酸性侵入岩体。新第三纪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大陆岛弧中性-酸性侵入岩体遭受风化剥蚀,于乌伦古凹陷沉积形成乌伦古河组碎屑沉积岩。
张建军张建军何明友何明友周恳恳伍皓陈小炜夏彧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元素地球化学
滇西砂岩型铀成矿带新获矿体的铀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区带——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盆地群,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调查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龙川江盆地南部钻探发现新的工业矿体,为成矿机制研究和探索勘查方向提供了宝贵素材。鉴于滇西成矿带特殊的"构造-赋铀岩相-成矿驱动"特征,开展矿体铀赋存状态研究,对于追溯铀源区、重建叠加成矿过程、建立找矿标志和矿床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报道鲜见。本文利用ICP-MS、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和高分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龙川江盆地南部团田地区最新钻获的矿体岩心开展铀赋存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存在铀钍石、独居石等含铀矿物。铀矿物主要以微细粒侵染状赋存于填隙物处、吸附于碎屑矿物表面,少数以铀石微粒集合体形式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等矿物颗粒的裂隙中。面扫描影像显示出矿化段铀元素与钍、稀土元素钇具有正相关的分布特征,指示龙川江盆地团田地区砂岩型铀矿体物源区岩石Th、稀土元素Y含量可能具有较高本底值,对于追索物源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龙川江盆地铀源供给存在多源性、多期性可能。
夏彧周恳恳伍皓陈小炜张建军孔然
关键词:电子探针
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图初步编制及若干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在中亚、中央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周边等地区,新鉴别出一批中生代花岗岩,结合收集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集成已有成果,初步总结了中国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框架、成因演化及物源特征,揭示出了多种构造环境,编制了基于属性数据库的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地质图。从亚洲大陆拼合角度论述了三叠纪花岗岩带的构造背景;揭示了东北亚侏罗纪—白垩纪地壳由挤压增厚到伸展减薄过程中花岗质岩浆性质演变的响应关系。这是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分布框架的一次尝试性总结,有助于提高亚洲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整体认识,对深入探讨亚洲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背景有重要意义。
王涛张磊郭磊王晓霞李舢丰成友许文良童英张建军张洪瑞张成立毛建仁杨奇荻
关键词: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
中亚造山带东部岩浆热液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构造背景被引量:23
2017年
中亚造山带东部是古亚洲洋构造域、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叠加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本文收集2000—2014年公开发表文献中岩浆热液矿床约1 200个同位素年龄数据,整理出201个较为可靠的年龄数据,通过数字化编图,揭示成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背景。结果显示:中亚造山带东部成矿作用始于寒武纪,出现6个重要成矿期:510~473、373~330、320~253、250~210、210~167、155~100 Ma。510~473 Ma(峰值507 Ma),矿床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北山地区,零星发育热液脉型和斑岩型铁铜金钨矿床,与古亚洲洋开始俯冲及微陆块碰撞拼合有关。373~330 Ma(峰值372Ma),矿床主要分布在南蒙古奥尤陶勒盖地区,发育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俯冲环境。320~253 Ma,矿床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少量斑岩型铜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其中,298 Ma在大兴安岭南段首次出现以钼为主的斑岩型矿床,指示该区板块俯冲增生向拼贴转变逐渐过渡。250~210 Ma(峰值244 Ma),在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东侧额尔古纳—中蒙古地块主要形成斑岩型铜矿床,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有关;以东地区,主要在大兴安岭南段和辽远地块形成斑岩型钼矿床,在张广才岭发育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环境。210~167 Ma(峰值170 Ma),在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西侧乌兰巴托西北部发育造山型-斑岩型金矿床,其东侧额尔古纳地区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碰撞有关;在吉黑东部—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发育斑岩型钼铜矿床和矽卡岩型铅锌钨金矿床组合,可能属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成矿体系。155~100 Ma(峰值136 Ma),中亚造山带东部整体处于伸展环境;其中,155~120 Ma在额尔古纳地区主要发育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大
吕斌王涛童英张磊杨奇荻张建军
关键词:岩浆热液矿床同位素年龄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被引量:7
2012年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形。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李建波王涛郭磊童英欧阳志侠曾涛史兴俊张建军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
新疆东准噶尔绿石沟高Ba-Sr石英二长岩的锆石U-Pb年龄、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绿石沟岩体位于东准噶尔琼河坝矿集区,向东侵入到绿石沟铜矿赋矿围岩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中。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该岩体形成于354±1Ma,为早石炭世。其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含有大量的基性微粒包体,具有较高的硅、钙、钾含量(SiO_2=62.31%~65.31%,CaO=3.71%~4.89%,K_2O=2.85%~3.54%),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铝含量较高(Al_2O_3=15.44%~16.29%),属准铝质(A/CNK=0.93~0.99,A/NK=1.68~1.96)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90.82×10^(-6)~111.36×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Eu呈弱的负异常(δEu=0.68~0.8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具有高Ba(758×10^(-6)~1113×10^(-6))、Sr(401.8×10^(-6)~512.5×10^(-6))含量和高的(La/Yb)_N、Sr/Y值,显示出高Ba-Sr花岗岩的特征,应是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的产物,可能形成于俯冲环境向造山后环境的构造转换阶段。
赵建新童英孟贵祥王涛张招崇张建军
关键词:东准噶尔
佳木斯地块中部二叠纪永清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3年
位于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块中部的永清花岗闪长岩曾被认为是早古生代麻山群的一部分,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形成时代为265±1 Ma(MSWD=2.1),相当于中二叠世。该岩体主要由半自形到自形的斜长石(30%~35%)、它形的石英(25%~30%)、它形的钾长石(20%~25%)和半自形的黑云母(10~15%)组成。在地球化学上,永清花岗闪长岩是高钾钙碱性到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岩石,Sm/Dy值与Dy含量、Sr/Y值与Y含量以及Ce/Sm值与δEu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暗示在岩体侵位形成过程中同化混染作用有明显表现。考虑同化混染作用的影响,永清花岗闪长岩的母岩浆具有较高的Sr/Y和Sm/Dy值等特征可能反映源区中存在石榴子石,指示源区深度可能大于25 km。这与佳木斯地块南缘和张广才岭地区同期侵入岩的源区深度相对较浅形成鲜明的对照。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永清花岗闪长岩可能形成于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及兴凯地块碰撞中或者碰撞后的环境。
张磊李秋根史兴俊童英侯继尧张建军王涛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二叠纪地球化学
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被引量:14
2020年
岩浆岩区域多元同位素示踪填图是探索地球深部物质组成架构、研究地壳生长的重要途径.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最典型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发育巨量岩浆岩,是研究造山带深部物质组成架构及地壳生长的天然实验室.介绍了在中亚造山带西段的北疆地区同位素示踪填图的成果,并探讨了存在和需要研究的新问题.阿尔泰-准噶尔-天山的花岗岩同位素廊带填图初步揭示,阿尔泰中部深部物质较老,准噶尔年轻,东天山-北山更老,这种物质组成结构是同造山水平生长和后造山垂向生长的结果.西天山及邻区Hf同位素填图揭示了同一微陆块内部复杂的新老地壳组成架构,提出周期性地壳生长/再循环模式.同位素填图揭示的深部物质组成类型——尤其是年轻地壳的组成类型——仍需进一步探索.需要探索多元同位素示踪、填图结果的异同、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地球物理探测、岩石学实验模拟结果相结合,最终构建以岩石探针和同位素示踪填图为核心的,结合地球物理探测、深部钻探和深部过程模拟的岩石圈三维物质与结构探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王涛王涛宋鹏黄河张建军宋鹏杜開明秦切
关键词:岩浆岩地球物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