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波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杂种
  • 4篇杂种优势
  • 2篇MRNA稳定...
  • 1篇玉米
  • 1篇植物
  • 1篇小麦
  • 1篇苗期
  • 1篇苗期根系
  • 1篇可变剪接
  • 1篇花粉
  • 1篇花粉直感
  • 1篇花粉直感效应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差异
  • 1篇基因差异表达
  • 1篇剪接
  • 1篇高油
  • 1篇高油玉米
  • 1篇根系
  • 1篇和亲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庆波
  • 2篇倪中福
  • 2篇孙其信
  • 1篇姚颖垠
  • 1篇姜海鹰
  • 1篇任海丽
  • 1篇谢允慧
  • 1篇陈绍江
  • 1篇尹玉静
  • 1篇张义荣
  • 1篇张桂萍
  • 1篇彭惠茹
  • 1篇张玉荣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麦苗期根系mRNA的稳定性分析
2009年
转录后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其中mRNA稳定性是转录后调控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验采用cDNA-AFLP技术,对小麦杂交种3338/2463与其亲本苗期根系中的mRNA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检测到的2995条带中,有96条的丰度经3′脱氧腺苷处理60min后在至少一个材料中表现为明显降低,占总数的3.21%,表明这些条带所代表的mRNA半衰期比较短,可能是不稳定mRNA.同源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所鉴定出的74个编码不稳定mRNA的基因中,有30个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既有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基因,还有一些结构基因,而其余44个为功能未知基因.比较分析发现,杂交种与亲本之间不稳定mRNA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基因型之间不稳定mRNA的降解速度不同,其中WRKY和线粒体半ABC转运蛋白基因在杂交种中的下调表达可能与其mRNA在杂交种与亲本中的稳定性差异有关.
张庆波谢允慧倪中福尹玉静任海丽张桂萍孙其信
关键词:MRNA稳定性小麦杂种优势
植物杂交种和亲本基因差异表达与mRNA稳定性和可变剪接的关系研究
张庆波
关键词:杂种优势MRNA稳定性
植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生物学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对其形成机理迄今尚未阐述清楚,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植物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证实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对杂种优势都有所贡献,并克隆了水稻第2染色体上控制产量杂种优势的QTL位点qGY2-1.建立了水稻、玉米、小麦和拟南芥等植物重要杂种优势性状的转录和蛋白质组表达谱,发现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表现为加性和非加性等差异表达模式,这可能与等位基因变异和表观遗传调控有关,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解析是未来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最近在拟南芥生长杂种优势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张义荣姚颖垠彭惠茹张庆波倪中福孙其信
关键词:植物杂种优势
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与伴侣杂交种的选配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20个优良的普通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含油量不同的10个高油杂交种为父本,配制200个杂交当代组合,旨在通过分析杂交当代粒重和油分直感的表现,研究品质性状在杂交当代的表现规律,探讨高油玉米杂交种与普通玉米杂交种配套种植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种杂交当代籽粒主要表现为:油分显著增加、百粒重增加不明显;父母本间在这2个性状上互作不显著,但农大62×187、农大62×931和沈单16×961等少数组合杂交当代百粒重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油分、产量、父母本株高、开花期和生育期等性状后,筛选出了适合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夏玉米区种植的不同伴侣杂交种组合,并对伴侣杂交种选育的一些原则进行了讨论。
姜海鹰陈绍江张庆波张玉荣
关键词:玉米高油杂种优势花粉直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