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佩珠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滴注
  • 2篇头孢
  • 2篇注射液
  • 2篇稳定性
  • 2篇静脉滴
  • 2篇静脉滴注
  • 2篇口服
  • 2篇口服液
  • 2篇儿童
  • 2篇病毒唑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新剂型
  • 1篇新生儿
  • 1篇药剂科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医院制剂
  • 1篇医院制剂室

机构

  • 9篇苏州医学院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张佩珠
  • 5篇毛晨梅
  • 4篇罗建华
  • 3篇罗建华
  • 2篇濮旭萍
  • 1篇张雪芳
  • 1篇张咏梅
  • 1篇蒋国良

传媒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儿科药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 1篇苏州医学杂志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5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苄青霉素在葡萄糖、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比较被引量:2
1997年
分析氨苄青霉素在5%、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灭菌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结果说明,其在葡萄糖液中比在灭菌生理盐水中稳定性差,且随着温度升高,稳定性更下降.
毛晨梅张佩珠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稳定性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
病毒唑霜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对病毒唑霜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张佩珠罗建华毛晨梅
关键词:病毒唑霜剂稳定剂
头孢唑啉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1
1997年
濮旭萍张佩珠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头孢唑啉静脉滴注
维微氨口服液的毒性试验报告
1997年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会引起儿童免疫力低下及各种疾病。虽然补充这些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的药品在临床上也有使用.但由于剂型的原因,这些成分不尽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因此.疗效不太理想。我们根据这些药物的性能及儿童的特点.研制了维微氨口服液,通过动物试验,证明该药安全有效。投入临床使用以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罗建华张佩珠
关键词:毒性试验儿童药理学
病毒唑(利巴韦林)霜的制备及含量测定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对病毒唑霜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指定出制剂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旋光光度法测定病毒唑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100.07%,RSD1.16%
张佩珠罗建华蒋国良毛晨梅
病毒唑霜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对病毒唑霜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旋光光度法检测病毒唑的含量。结果:在3~26mg·m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样品的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101.7%(n=5,RSD=1.16%)。结论: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
毛晨梅张佩珠徐荣华
优普林在四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2000年
目的 :考察优普林在输液过程中与 5 %、10 %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优普林与四种输液配伍后 6h内优普林的含量 ,同时观察外观及pH值。结果 :在温度 2 5℃、37℃时 ,混合液 6h内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 ,含量有所下降 ,尤其是和葡萄糖输液配伍后含量下降明显。结论 :优普林与四种输液配伍静滴应限制时间。
张佩珠毛晨梅朱增燕
关键词:配伍稳定性输液
红臀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新生儿皮肤娇嫩,与尿布或尿液接触时间稍长,其臀部易形成红色的斑疹,瘙痒,患儿哭闹不止,易破溃引起感染,民间俗称“红屁股”。以往采用民间验方紫草10g加入鱼肝油100ml中煎熬后外涂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因使用不便,治疗时间长,给患儿及家属带来较多的麻烦。为此,我们根据该病的病理病因,有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红臀软膏。经临床使用证明,疗效确切。
张佩珠罗建华张雪芳
关键词:新生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尿布疹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汞溴红含量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汞溴红含量,结果浓度 Y 对吸收度 A 的回归方程为 Y∧= 0 .0128 + 9 .0878 X,r=0 .9995 ,回收率99 .29 % , R S D> 1 .16 。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
罗建华濮旭萍张佩珠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剂科新产品与新剂型的开发研究
1997年
目前,开发研制新产品、新剂型已成为医药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外,我们主要根据临床需要结合儿童用药特点,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开发研制新产品、新剂型,使医院制剂室能不断适应临床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少儿患者。例如:临床病毒患者增多,而市场抗病毒药较少,我们研制了中西药结合的“抗病毒口服液”;从儿保门诊获悉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
罗建华张佩珠
关键词:新剂型药剂科中西药结合抗病毒口服液用药特点医院制剂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