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燕如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在职
  • 1篇在职培训
  • 1篇肾替代疗法
  • 1篇实施效果评价
  • 1篇套囊压力
  • 1篇替代疗法
  • 1篇通气
  • 1篇气道
  • 1篇人工气道
  • 1篇相关性肺炎
  • 1篇连续性
  • 1篇连续性肾替代
  • 1篇连续性肾替代...
  • 1篇呼吸机
  • 1篇呼吸机相关
  • 1篇呼吸机相关性
  • 1篇呼吸机相关性...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小组
  • 1篇机械通气

机构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2篇廖燕如
  • 1篇王春霞
  • 1篇杨利红
  • 1篇黄艳
  • 1篇韩晓红
  • 1篇杨玲瑗
  • 1篇杨玲媛
  • 1篇郑瑞云
  • 1篇陈瑞华
  • 1篇陶艳
  • 1篇李文燕

传媒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诊ICU连续性肾替代疗法专业护理小组的成立与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在急诊ICU成立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专业护理小组的效果.方法 在急诊ICU成立CRRT专业护理小组,明确其职责和工作内容.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指导,制定流程及指引,积累个案,加强CRRT护理质量控制.对成立CRRT专业护理小组前后护士的CRRT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CRRT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CRRT专业护理小组成立后护士的CRRT理论知识考核(95.53±1.78)分,操作技能考核(97.00±1.20)分,均高于成立前的(85.95±3.82),(89.68 ±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55,14.57;P <0.01);CRRT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5.26%下降到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 在急诊ICU成立CRRT专业护理小组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规范了护理专业行为,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王春霞陈瑞华杨利红李文燕杨玲媛廖燕如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在职培训急诊ICU
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频率对长期机械通气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频率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需机械通气大于7d的76例重症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每4小时监测及调整人工气道套囊压力,对照组采用每8小时监测及调整人工气道套囊压力。对比试验组及对照组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对比试验组及对照组每次监测时的套囊压力,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气道黏膜损伤的情况;(2)试验组与对照组调整前的套囊平均压力分别为(25.62±3.15)、(18.21±3.16)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6,P<0.01);(3)试验组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21%、3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P=0.02)。结论:增加调整套囊压力次数,可使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维持在预期范围,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而不增加气损伤。
韩晓红郑瑞云杨玲瑗廖燕如黄艳陶艳
关键词:人工气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