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坚文

作品数:74 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外科
  • 22篇皮瓣
  • 19篇缺损
  • 15篇手术
  • 13篇外科手术
  • 13篇显微外科
  • 8篇动脉
  • 8篇指背
  • 8篇术后
  • 8篇皮瓣修复
  • 7篇指损伤
  • 7篇组织缺损
  • 6篇再植
  • 6篇外科皮瓣
  • 6篇拇指
  • 5篇指背腱膜
  • 5篇软组织
  • 5篇腱膜
  • 5篇显微外科手术
  • 5篇畸形

机构

  • 35篇深圳市沙井人...
  • 32篇广州医学院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4篇廖坚文
  • 66篇张振伟
  • 49篇庄加川
  • 30篇陈泽华
  • 26篇余少校
  • 20篇李征
  • 18篇关助明
  • 14篇张家俊
  • 12篇白印伟
  • 12篇陈国荣
  • 11篇杨诚
  • 9篇林冷
  • 9篇方均强
  • 8篇林慧鑫
  • 8篇陈乐锋
  • 7篇吴耿
  • 6篇樊仕才
  • 6篇古纪欢
  • 5篇李敏姣
  • 5篇吴文

传媒

  • 18篇中华手外科杂...
  • 9篇中华显微外科...
  • 9篇中华医学会手...
  • 6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实用手外科杂...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广东省第二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18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仅吻合指端动脉弓分支指尖离断再植
2009年
目的报道仅吻合指端动脉弓分支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无可供吻合静脉的甲中段以远指尖离断,应用仅吻合指端动脉弓分支的方法再植,术后不常规行小切口或拔甲放血。结果成活22例,成活率为91.6%。随访6-24个月,再植指指体饱满,两点辨别觉4-7mm,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甲中段以远指尖离断,仅吻合指端动脉弓分支再植术后效果良好。
廖坚文张振伟陈泽华庄加川关助明余少校李征
关键词:指尖离断伤再植
指背腱膜的功能解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2003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3 0只成人手标本上 ,通过模拟手术 ,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 ,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 ;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 ;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 ,可用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并可进一步探讨畸形的发生机理和解决这些畸形的新术式。
张振伟廖坚文廖进民古纪欢张家俊林冷周可陈泽华卓浩庄加川
关键词:指背腱膜手指畸形
开放性跟腱断裂的治疗(附36例报告)
2002年
方均强江振华廖坚文
关键词:跟腱断裂
静脉动脉化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30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通过指固有动脉断端与皮瓣的静脉吻合,指固有神经断端与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皮神经吻合,形成带感觉的静脉动脉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29例30指皮瓣全部成活。全部伤口I期愈合,皮瓣供区植皮成活。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9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皮瓣质地良好,指端饱满,无触压痛,感觉恢复良好,静止两点分辨觉5~10mm。结论静脉动脉化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余少校张振伟廖坚文杨诚关助明陈泽华李征陈国荣庄加川白印伟
关键词:筋膜蒂皮瓣静脉动脉化显微外科
尺动脉腕上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4
2009年
近年来随着穿支皮瓣的发展,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单纯手指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对8例手指皮肤缺损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疗效。
庄加川廖坚文李敏姣陈乐峰陈国荣李俊辉张振伟
关键词: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穿支皮瓣尺动脉腕
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为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 15具 ( 3 0侧 )成人尸体 ,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和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脉进行解剖 ,观测其走行、可应用长度、横径及分支情况 ,并取神经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 ,对有髓神经纤维进行计数。在 2具 ( 4侧 )新鲜尸体上模拟设计手术入路。结果 :( 1)定上肢外展 60°时胸锁关节与喙突间连线中外 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测量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发出点距测量点距离平均为 13 .1cm ,强行分离长度平均为 5 .0cm。胸背神经 1~ 3肌支距测量点平均距离分别为 :9.2、11.1、12 .3cm。 ( 2 )肱二头肌肌支发出点与胸背神经各肌支发出点的横径、束数和有髓纤维数等数值相仿。 ( 3 )在新鲜尸体上设计上肢外展 60°锁骨中点下缘至上臂上段内侧正中切口与背阔肌前缘斜行切口 ,操作简易 ,创伤较小。结论
张振伟廖坚文卓浩古纪欢林冷周可陈泽华庄加川张家俊詹伟鹏
关键词:臂丛神经移位
3D-CTA辅助下第二足趾再造手指的数字化设计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在3D—CTA辅助下第二足趾再造手指设计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对5例手指缺损患者在3D—CTA辅助下行第二足趾再造手指术。术前行同侧足及再造手3D—CTA血管三维检查,应用计算机软件初步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将供、受区血管走行、毗邻精准定位,标测、量化血管121径。再造拇指4例,小指1例,均为二期手术;按顾玉东等再造手指缺损分度:拇指为Ⅱ度、Ⅲ度各2例,小指为V度1例。结果本组5例再造指均顺利成活,随访4~12个月,再造指痛、温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10mm,再造指间关节屈曲10°~30°,掌指关节屈曲35°~80°。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功能。结论同侧足及再造手3D—CTA三维数字化模型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受区血管(有无变异、走行、供受区血管口径)情况,提高手指再造成功率。
吴文李涛樊仕才廖坚文杨成亮谢会斌
关键词:第二足趾数字化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被引量:45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d.11例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患者,采用平卧位,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与固定;4例骨折涉及髋臼后壁、后柱者,采用漂浮体位,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与固定.内固定物为钛合金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 mL.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0 ~2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10 ~15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并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方形区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及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良好.
熊然张潇李涛燕华王华麦奇光韩卫雨黄海廖坚文吴文樊仕才
关键词:髋臼骨盆骨折
他克莫司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合物(PEG-PLA)制备他克莫司微球(PPT),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考察PPT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和药物体外释放实验。结果PPT的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微球外形圆整,表面光滑,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45.1±0.9)nm,平均载药量为(18.90±3.22)%,平均包封率为(25.0±1.6)%,35d的药物累积释放率为67.21%。结论他克莫司微球缓释时间长达35d,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
王启平李东张振伟廖坚文李春华陈泽华
关键词:他克莫司纳米微球体外释药
多发伤患者的断肢(指)再植 (附23例报告)(英文)
2003年
目的 探讨合并多发伤伤员断肢 (指 )再植的适应证、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4年 7月~2 0 0 1年 6月期间 ,对 2 3例多发伤伤员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16分者 ,在多科协作积极救治多发伤的同时 ,先清创离断肢 (指 )体 ,并低温保存 ,待病情稳定后一期行断肢 (指 )再植术 ,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练习。结果  2 2例再植成活 ,随访 1~ 7年 ,根据断肢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 :优 7例、良 13例、差 2例 ,优良率 90 .9%。结论 多科合作、早期救治多发伤、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提高多发伤断肢 (指 )再植成功率的关键。加强早期系统功能练习是再植肢 (指 )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廖坚文张振伟方均强李春华赖建力魏建功林冷古纪欢
关键词:多处损伤急救断肢(指)再植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