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盛
-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春市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政治法律更多>>
-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初探
- 2016年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民众获取文化资讯与服务的模式,以数字化为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成为基础性服务的必然。该文以公益性文化、文化市场、群众文化为立足点,着力阐述服务平台的内容、框架、流程等相关内容。
- 常盛
- 关键词:信息系统公共文化WEB技术
- 移动互联时代数字舆情分析
- 2015年
- 移动互联网时代,畅通的技术载体带动信息的便捷发布和传播,舆论话语权由官方、传统媒体、精英向非官方、自媒体、草根转变,催生公民新闻时代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热点舆情的分析,试图找出有效的应对舆情引导策略和应对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及网络环境建设,促进互联网新媒体健康发展。
- 房辉常盛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舆情分析
- “新零售”模式下的图书馆文化阅读服务实证研究--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意义]"新零售"模式的出现,用户行为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态势形成了新兴业态圈,满足信息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图书馆应用"新零售"模式开展文化阅读服务,能够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现代化文化阅读供需体系,实现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向供给侧的创新服务模式改变。[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新零售"文化阅读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理及应用方向,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以长春图书馆"惠阅·文化菜单"的服务框架及运行效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图书馆"新零售"文化阅读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新零售"模式与图书馆文化阅读服务的融合,是一种可行的创新服务模式,能够在大幅度提升用户需求与满意度的同时,提升图书馆声誉、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 李菲常盛柯平
- 关键词:图书馆
- 融合领域边界布局文化服务上游产业链
- 市场是公共资源配比与运维的风向标,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本文通过阐述图书馆服务的商品属性,以服务供需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了图书馆发展融合道路以及信息载体形式的变化。
- 常盛
- 关键词:图书馆公共文化
- 大型网站高性能架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Web技术的普及,Internet上的各类网站每天都在雪崩式增长。但这些网站大多在性能上没做过多考虑。当然,它们情况不同。有的是Web技术本身的原因(主要是程序代码问题),还有就是由于Web服务器未进行优化。不管是哪种情况,一但用户量在短时间内激增,网站就会明显变慢,甚至拒绝访问。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依靠不同的优化技术。本文对大型网站的高性能架构做出来了一些探讨。
- 房辉常盛
- 关键词:大型网站
-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模式——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例被引量:20
- 2020年
- 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例,对现代公共图书馆与出版企业、书店等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目前三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分众推广、加强协调联动、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合作机制等应对策略。
- 刘劲节于洪洋常盛
- 关键词:社会力量书店
- 云计算数据库查询算法在图书馆数字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已成为现在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云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本文从多数据库查询调度及资源优劣判断算法对数字服务实际应用做出了探索和论证。
- 常盛
- 关键词:云计算图书馆数字资源
-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用户画像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被引量:1
- 2018年
- 分析了当前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形势,指明了建立读者标签库的意义,阐述了现代图书馆基于用户画像的构架、关键算法、标签库建立、高维向量相似度计算、实现路径等内容。
- 常盛
- 关键词:新媒体
- k-means聚类算法在提高图书馆数字文献服务效能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读者如何在海量数据文献的检索中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资源是现代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换而言之,将符合用户阅读习惯的文献有针对性推送给不同的读者群体是数字文献服务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讨论了数字文献借阅的关联性以及读者阅读倾向的关联性。
- 常盛
- 关键词:聚类奇异值分解K-MEANS图书馆
- 微信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的网络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蓬勃发展,而微信以其方便快捷、隐密性好、互动性强等独特的优势在众多网络社交媒体中异军突起,在信息时代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将微信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 房辉常盛
- 关键词: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