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潘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氟比洛芬
  • 4篇氟比洛芬酯
  • 3篇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肠肿瘤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反应
  • 2篇肿瘤切除
  • 2篇肿瘤切除术
  • 2篇瘤切除术
  • 1篇直肠肿瘤切除...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常潘
  • 3篇张瑞芹
  • 2篇李迪
  • 2篇林雪
  • 2篇潘红
  • 2篇刘明远
  • 2篇王微娜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给予氟比洛芬酯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氟比洛芬酯(FA)注射液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浆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手术开皮前30 min给予FA100 mg;B组:手术开皮后30 min给予FA 100 mg。术后均行舒芬太尼(SF)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 h、24 h血浆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术后6 h、24 h IL-2水平均降低,而IL-6和IL-10水平均升高(P<0.01);与B组比较,A组术后6 h、24 h时IL-2升高,IL-6降低(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6 h IL-10水平升高(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TNF-α和M-CS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静脉注射FA 100 mg镇痛,同时复合SF静脉自控镇痛,可降低结直肠肿瘤切除患者术后促炎因子的表达,同时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并促进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张瑞芹林雪常潘李迪刘明远潘红王微娜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
氟比洛芬酯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镇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A)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舒芬太尼(SF)总消耗量及血浆炎症因子(IL-2、IL-6、IL-10、TNF-α和M-CSF)的表达的影响。  ...
常潘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结直肠肿瘤肿瘤切除术自控静脉镇痛
氟比洛芬酯抗炎及免疫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氟比洛芬酯是唯一具有靶向性的非甾体静脉抗炎镇痛药,可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症部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机体在受到创伤、手术和感染时可引起组织损伤,释放炎性介质,应用该药可预防、减轻此类炎症反应。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镇痛可改善该抑制,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超前使用作用更明显。本文就其抗炎及免疫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常潘张瑞芹
关键词:镇痛氟比洛芬酯抗炎免疫保护
切皮前及切皮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舒芬太尼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切皮前及切皮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舒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于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对照组于切皮后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术毕2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自控镇痛所用药物均为舒芬太尼0.04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记录2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手术后2、4、6、24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伯格曼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术后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术后6、24h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24h患者按压PCIA泵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4、6、24h时VAS、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为(52.50±7.67)min、6及24h舒芬太尼消耗量为((24.60±6.31)、(79.32±12.72)μg)、24h患者PCIA按压次数为((6.67±2.40)次),对照组分别为(57.80±6.30)min、(28.32±4.85)μg、(88.68±14.90)μg、(8.75±2.38)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于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复合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张瑞芹林雪常潘潘红李迪刘明远王微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