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廷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43 H指数:3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MSCs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初步临床研究 背景与目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病,病程长且致残率高。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比较困难,晚期多行人工... 常廷杰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芯减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一种对贴壁细胞进行循环牵拉的牵引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是适用于对贴壁细胞特别是肌腱细胞进行牵拉的牵引器,由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电子控制系统包括有驱动电机,机械系统包括有连接有凸轮的主轴、细胞培养皿支架、细胞培养皿,驱动电机连接... 唐康来 王慧聪 曹洪辉 陈磊 常廷杰 陈前博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将组织工程骨植入股骨头内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组织工程骨植入股骨头内的辅助装置,包括一个支撑架,支撑架的后端连接止退支架;一根空心套管,空心套管的上部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与止退支架的宽度相匹配;一根空套在空心套管内活动的推进杆,推进杆固定连接止... 常廷杰 唐康来 许建中 曹洪辉 陈前博 周建波 陶旭 陈磊 汪华清文献传递 肩关节伤病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建立与应用 唐康来 周兵华 袁成松 陶旭 陈万 谢美明 杨会峰 李锦青 龚继承 金涛 施又兴 陈磊 刘俊朋 张洪鑫 常廷杰 肩关节伤病发病率高,治疗手段有限,手术疗效差。国人肩关节解剖数据完全依赖国外,测量手段单一且精准性差,现有肩关节假体不能精准匹配国人骨性结构,肩关节不稳和肩袖损伤术后复发率高达40%和18%,冻结肩发病机制和影像学诊断标...关键词:关键词:微创治疗 影像学诊断 自体血清培养BMSCs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股骨头髓芯减压与联合自体血清培养BMSCs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10月收治8例16髋双侧早期ANFH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19~43岁,平均35.7岁。其中激素性2例,酒精性3例,无明显诱因3例。病程4个月~2年,平均1.1年。按左右侧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单纯股骨头髓芯减压治疗,B组行股骨头髓芯减压结合自体血清培养的BMSCs移植治疗。按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国际骨坏死分期标准:A组:Ⅱa期4髋,Ⅱb期2髋,Ⅱc期1髋,Ⅲa期1髋;B组:Ⅱa期2髋,Ⅱb期2髋,Ⅱc期3髋,Ⅲa期1髋。采用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临床随访;采用X线片及MRI进行影像学评估;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肝肾功、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逐渐改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评分优于A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组内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2个月X线片及MRI检查示,A组1例Ⅲa期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B组T1相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为13.25%±2.12%,与A组(18.13%±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估显示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发热、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血清培养BMSCs移植结合髓芯减压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早期ANFH均有效,但前者缓解疼痛及延缓塌陷方面优于后者,安全可靠。 常廷杰 唐康来 陶旭 曹洪辉 李辉 陈前博 陈磊 周建波 周兵华 许建中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芯减压 自体 BMSCS移植 一种对贴壁细胞进行循环牵拉的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是适用于对贴壁细胞特别是肌腱细胞进行牵拉的牵引器,由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电子控制系统包括有驱动电机,机械系统包括有连接有凸轮的主轴、细胞培养皿支架、细胞培养皿,驱动电机... 唐康来 王惠聪 曹洪辉 陈磊 常廷杰 陈前博文献传递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腓骨肌腱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 回顾分析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腓骨肌腱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第五跖骨基底部1区骨折患者(男3例,女2例),术前平均病程7 d.影像检查发现5例均为第五跖骨基底部1区骨折,骨折块较小、粉碎且明显移位.手术去除第五跖骨基底部粉碎骨折块,游离腓骨肌腱止点,用直径5 mm带线锚钉将腓骨肌腱止点编织缝合在第五跖骨基底部,石膏托将患侧足固定于外翻位.术后6周开始逐渐负重行走.结果 本组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所有患足外观无畸形.前足主动外翻及外展功能恢复正常,与健侧对比力量无减弱.结论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腓骨肌腱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能较好解决小骨折块固定困难的问题,术后腓骨长短肌腱功能恢复好;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剥离范围小、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 李辉 唐康来 周建波 徐格 陶旭 常廷杰 谭晓康 谢美明关键词:跖骨 带线锚钉 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肩袖止点腱-骨愈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腱-骨愈合是肩袖损伤修复的关键因素,通过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观察探讨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兔肩袖止点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2只成年日本短耳兔,雌雄不限,体重2.0~2.5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皮质骨层组(n=18)、松质骨层组(n=18)、空白对照组(n=6)。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皮质骨层组:全层切断冈上肌腱中1/2部分,将冈上肌腱直接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松质骨层组:全层切断冈上肌腱中1/2部分,去除肱骨大结节骨皮质,将冈上肌腱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术后4、8周处死实验动物,完整切取冈上肌腱与肱骨大结节及连接部,行大体观察、HE染色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术后4周,皮质骨层组和松质骨层组标本的冈上肌均较空白对照组萎缩,腱-骨连接部界限不明显;术后8周,两组冈上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已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示皮质骨层组术后4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移行尚可;术后8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逐渐移行,骨侧形态接近正常。松质骨层组术后4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连接不紧密,胶原纤维排列凌乱;术后8周,骨侧大量新生骨组织,界面组织层变薄,平行的胶原纤维长入。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4、8周,皮质骨层组最大负荷均较松质骨层组高,且每组术后8周的最大负荷均较术后4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抗拉强度及术后4周两组间断裂强度外,其余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肩袖断裂模型中,界面处理至皮质骨层在愈合强度及程度方面均优于处理至松质骨层。 陶旭 唐康来 陈磊 周建波 曹洪辉 常廷杰 李辉 许建中关键词:肩袖损伤 腱-骨愈合 松质骨 皮质骨 小切口经皮穿针空心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距下关节炎 目的 介绍并探讨单纯小切口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5月~2009年5月对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的距下关节炎患者33例(35足)行距下关节融合治疗,平均年龄38.7岁(26-73岁)、男女比... 常廷杰 唐康来 徐格 曹洪辉 陶旭 李辉 周兵华 周建波 许建中关键词:距下关节 小切口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腓骨肌腱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 目的 回顾分析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腓骨肌腱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第五跖骨基底部1区骨折患者(男3例,女2例),术前平均病程7天。影像检查发现5例均为第五跖骨基底部1区骨折,骨折块较小、粉碎且明显移... 李辉 唐康来 周建波 徐格 陶旭 常廷杰 谭晓康 谢美明关键词:第五跖骨 基底部 骨折 锚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