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向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肿瘤
  • 10篇胃癌
  • 7篇胃肿瘤
  • 3篇胃癌诊断
  • 3篇疗法
  • 2篇胰腺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行为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化疗
  • 2篇CT
  • 2篇CT扫描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分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AFP
  • 1篇药物疗法

机构

  • 15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爱媛大学

作者

  • 15篇崔向东
  • 9篇韩少良
  • 4篇赵宜良
  • 4篇王玉星
  • 2篇张剑军
  • 2篇郑志超
  • 2篇邢浩
  • 2篇刘晓平
  • 1篇曹高武
  • 1篇徐惠锦
  • 1篇王聪
  • 1篇李捷
  • 1篇王舒宝
  • 1篇邵永孚
  • 1篇李沈峪
  • 1篇喻卫红
  • 1篇张佩范
  • 1篇王素贤
  • 1篇杨宇红
  • 1篇范惠英

传媒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日本医学介绍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普外临床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1991年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胃癌的最佳手段已无可争议。最近,由于内镜器械的不断革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使一部分早期胃癌实施内镜治疗已成为现实。另外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人口的老龄化日趋尖锐,推测高龄胃癌患者将不断增加。根据高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其治疗后生活质量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胃癌中的一部分病例可通过内镜切除达到根治目的,且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有不断扩大倾向.本文仅就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一、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的可能性崎田对15993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灶直径<0.5cm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3%,0.6~1.0cm者为5.4%,1.1~2.0cm者为7.7%,2.1~4.0cm者为10.9%,癌灶大于4cm者为18.1%。
韩少良崔向东
关键词:胃肿瘤内镜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1998年
收集来诊胃镜病例236例,对这些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幽门螺旋菌(HP)快速检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HP感染总检出率为62.29%(147/236)。胃癌HP感染检出率70.83%(51/72),其中胃腺癌44例,HP检出率占胃癌的61.11%。胃癌与浅表性胃炎HP感染(55.63%,79/142)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HP感染病例中,胃部疾患的胃窦、胃体、胃角、胃底、幽门部均有HP检出。胃癌患者中除在上述部位有HP检出外,在肿物、吻合口(胃癌术后)部位亦有HP检出,提示胃癌与HP感染关系密切,术后应查吻合口部HP。
喻卫红喻卫红董国贤崔向东崔向东王玉星赵宜良许林芝王玉星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旋菌胃部疾患病理
CT扫描在胃癌诊断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韩少良崔向东
关键词:胃肿瘤CT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重症胰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MoAb)对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经胆总管灌注牛黄酸钠和糜蛋白酶建立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选择程度相当的重症胰腺炎大鼠48只分成3组,每组再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二两组于模型建立后30min治疗组iaANMoAb1mg/kg,对照组ia等量盐水,按计划采血监测淀粉酶、电解质及动脉血气。第三组模型建立前30min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iaANMob及盐水,并测量淀粉酶。结果:治疗组大鼠生存时间(426±96min)显著长于对照组大鼠(243±31min)(P<0.01)。结论:ANMoAb不能阻断胰腺炎的发生,但可改善机体一般状态及延长生存时间,是临床上治疗胰腺炎的潜在药物。
韩少良崔向东张剑军张剑军马辉
关键词:胰腺炎SIRS
进行期胃癌BCM化疗的进展
1996年
BCM 是生物化学调节(biochemical modu-lation)的简称,是抗癌药更有效地作用靶肿瘤的手段之一。BCM 化疗即在抗癌药(effector)使用之前、之后或同时应用其它药物(modula-tor),可以是抗癌药,也可以是非抗癌药,从而改变抗癌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能。
韩少良崔向东
关键词:胃肿瘤BCM药物疗法
血清AFP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放免法对118例胃癌术前病人血清AFP进行检测,发现AFP水平与肝转移、淋巴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AFP阳性胃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高分化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及低分化的髓样癌,这种低分化的髓样癌癌细胞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细胞。AFP阳性组肝转移率为60%,明显高于AFP阴性组的6.5%。从淋巴结转移距离及转移个数上看,N_2组AFP阳性率明显高于N_0、N_1组,多个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及少数转移组。本研究表明,术前检测血清AFP对判定病期的早晚、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郑志超王舒宝崔向东徐惠锦张佩范
关键词:胃肿瘤生物学行为AFP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
1995年
1986~1988年的胃癌扩大根治术221例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9例非肠外营养(N-TPN)支持为对照组,与1991~1993年的198例及61例施行TPN治疗为实验组进行对比。N-TPN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TPN组则为2.0%;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6%和4.9%(P<0.01)。吻合口瘘发生率N-TPN组分别为2.7%和10.5%,而TPN组则均为0.0%(P<0.01)。膈下脓肿发生率N-TPN组为31.6%和15.8%,而TPN组则为1.5%和3.3%(P<0.05)。但本研究是回顾性的,所以要有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的、随机的大范围研究。
崔向东赵宜良王玉星韩少良杨宇红张剑军王蕴新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TPN并发症
癌化学治疗与伪膜性肠炎
1997年
癌化学治疗与伪膜性肠炎韩少良崔向东*柳树林伪膜性肠炎是侵袭小肠、结肠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因病损的粘膜表面有伪膜形成,故称为伪膜性肠炎。本病的发生绝大多数与近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有关,因此又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o...
韩少良崔向东柳树林
关键词:肿瘤化学疗法伪膜性肠炎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治疗被引量:27
2000年
目的 探讨残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合理的根治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 1979年 3月至 1997年 9月收治的 6 4例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结果 本组残胃癌患者 6 4例 ,占同期手术病人的 2 1%。其中包括治愈性切除者 30例 ,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第 1组 5 9 1% (13/ 2 2 )、2组 33 3% (6 / 18)、3组 80 0 % (2 4/ 30 )、4组 46 7% (7/ 15 )、7组 2 5 0 %(3/ 12 )、8组 36 4% (4 / 11)、9组 40 0 % (6 / 15 )、10组 6 0 0 % (6 / 10 )、11组 72 3% (8/ 11)、12组 33 3 %(12 / 36 )、13组 11 1% (4 / 36 )、16组 2 1 4% (3/ 14)、111组 5 0 % (1/ 2 )及空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 16 7%(3/ 18)。本组病例中仅行开腹探查的 6例患者均于 1年内死亡 ,而治愈性切除病例 (n =30 )的 1、3、5年生存率明显好于非治愈性切除病例 (n =2 8)〔10 0 %对 82 1% ,73 3 %对 32 1% ,36 7%对 3 6 %(χ2 值分别为 10 5 6、11 6 7、7 76 ,P <0 0 1)〕。结论 ①B Ⅰ式重建残胃癌病例的切除范围包括胃十二指肠吻合口 ,并清除第 1、2、3、4、7、8、9、10、11组淋巴结 ,必要时一并清除第 12、14、13组淋巴结 ;②B Ⅱ式重建残胃癌病例的切除范围包括胃肠吻合口左右的口、肛侧空肠各 10cm ,同?
韩少良崔向东邵永孚
关键词:外科手术肿瘤转移淋巴结转移
青年人胃癌生物学行为及外科诊治(附30例外科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拟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有针对性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外科治疗的30例30岁以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肉眼形态、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并对其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分化较差的浸润型癌,转移早、进展快、病期晚、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而更主要的是掌握其临床特点,早诊早治。
刘晓平李捷赵宜良崔向东
关键词:生物学行为胃肿瘤青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