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义臣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Rho激酶对大鼠海马神经元CRMPs mRNA表达的调节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Rho激酶对大鼠海马神经元CRMPs 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5d后,用Rho激酶激动剂LPA和抑制剂Y27632改变细胞内Rho激酶的活性,采用突起提取试剂盒提取神经元的突起,检测突起生长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RMPs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突起提取液吸光度值为0.0426±0.0062,用LPA处理后的细胞突起提取液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Y27632组细胞突起提取液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基因在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均能检测到,对照组分析显示CRMP 1、2、4、5 mRNA表达水平相近且较高,CRMP3 mRNA表达水平相对较低;LPA处理后,CRMP1与CRMP3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CRMP5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CRMP2与CRMP4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Y27632处理后,CRMP1与CRMP3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5),CRMP2、CRMP4和CRMP5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ho激酶通过影响CRMP1、CRMP3和CRMP5 mRNA的表达调控神经元突起生长。
- 尹义臣张吉凤龚晓兵张文斌郭国庆
- 关键词:RHO激酶实时荧光定量PCR突起生长
- EndophilinA1在可溶性Aβ引起的突触抑制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endophilinA1在Aβ-42引导的突触抑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大鼠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8天,用Aβ-42(1μm)处理24小时候,通过western-blot的方法监测endophilinA1的表达,用...
- 尹义臣凌莉邓婉青王慕真张素平
- 正常老年人EC301数字加工和计算量表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正常老年人的年龄、不同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对EC301-CR量表结果的影响。方法对86例55~86岁老年人进行EC301-CR检测,获取计算能力数据材料,统计分析量表各亚项评分均数、标准差,分析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对评分的影响。结果老年人教育程度影响其EC301-CR多数亚项检测评分,而年龄、性别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结论教育程度影响老年人计算能力,EC301-CR评分结果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 张素平邓婉青尹义臣陈卓铭王慕真梁瑞华
- 关键词:老年人
- 自闭症儿童利手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利手分布,探索利手与语言、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自闭症和正常儿童各20例的利手情况,并对其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自闭症患儿混合利率为65%,正常儿童混合利率为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利自闭症患儿的语言、认知能力高于混合利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存在高混合利率,利手可以作为自闭症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 陈卓铭李冰肖尹义臣杜志宏
-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正常儿童语言能力预后判断患儿利率
- 内吞蛋白Endophilin1在Aβ处理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减退中的作用
- 目的研究内吞蛋白endophilin1在Aβ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减退中的作用,寻找治疗AD新靶点。方法 (1)观察Aβ处理大鼠海马神经元中endophilin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至成熟,分为对...
- 尹义臣
- 广东籍儿童多发性硬化1例
- 2004年
- 尹义臣陈卓铭付耀高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患儿出院
- 卒中后认知功能康复与神经可塑性被引量:6
- 2007年
-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神经细胞之间有广泛神经纤维联系,各个脑功能区之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联络,左右大脑半球间可以通过胼胝体进行信息交流,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结构,以及脑干、小脑间有复杂的环路,这些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脑)可塑性的物质形态学基础。CNS可塑性与神经细胞再生、突触可塑、神经网络重塑、脑功能重组和功能区转移等密切相关。健存脑组织的可塑性是脑卒中后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
- 尹义臣陈卓铭杜志宏
- 关键词:神经可塑性功能康复训练神经纤维联系神经细胞再生脑功能区
- 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AD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他汀A组(阿托伐他汀+多奈哌齐)31例、他汀B组(辛伐他汀+多奈哌齐)27例、多奈哌齐组(单...
- 尹义臣徐武华王幕真张素平
- 卒中患者计算和数字加工能力的自然恢复:1年随访研究
-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计算和数字加工能力的自然恢复状况。方法 在脑卒中后3周内,对病情稳定的30例患者(脑梗死21例,脑出血9例)进行计算和数字加工能力检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在脑卒中后第3、6、12个月,采用EC...
- 尹义臣张素平邓婉青王幕真
- 氯沙坦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胆碱能系统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和胆碱能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低剂量[2 mg/(kg·d)]组,氯沙坦高剂量[5 mg/(kg·d)]组,每组10只。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制备VaD大鼠模型,造模前予灌胃治疗,Morris水迷宫测试治疗后VaD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Tunel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海马脑组织内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1-2、Bax蛋白表达,并测定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方差分析表明,潜伏期和跨越次数F值分别为33.23和25.20。氯沙坦灌胃治疗的VaD大鼠,与未予治疗的VaD大鼠组相比,治疗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氯沙坦高剂量组较氯沙坦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方差分析表明,凋亡细胞、Bcl-2蛋白及Bax蛋白F值分别为155.58、215.79和428.95。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治疗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氯沙坦高剂量组与氯沙坦低剂量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方差分析表明,各组大鼠ChAT活力F值为13.61。氯沙坦治疗组脑组织ChAT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氯沙坦高剂量组与氯沙坦低剂量组相比,脑组织ChAT活力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可以明显改善V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相关。
- 陈江瑛闫振文张素平尹义臣
- 关键词:氯沙坦血管性痴呆乙酰胆碱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