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
-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清前期狱卒渎职现象研究
- 清代监狱制度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因时制宜,间有损益。狱卒是直接与监狱囚犯打交道的管理人员,狱卒渎职成为困扰有清一代的棘手问题之一。狱卒作为监狱管理的最底层人员,却是监狱安全稳定最重要的一环,其主要职责就是看管监狱囚犯,防止...
- 孟超
- 关键词:清前期监狱狱卒渎职
- 文献传递
- 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是对实现国家政权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据力量。现在,伴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更加深入与具体,社会生活方面也产生了复杂的变化。鉴于这些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完成多元价值观的建设在高校互相交织的网络中显得更加复杂,而且由此而产生的突发性和社会性事件给有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以及高校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辐射性作用,造成整个社会的舆情危机。
- 孟超
-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
- 英模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的价值与实现被引量:1
- 2022年
- 英模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有多种维度上的密切联系,英模教育能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提供实践效能、思想效能和发展尺度。当前将英模教育融于大学生党性培养之中虽已有尝试,但在内容存续、认知宣传及协同开展方面仍存在短板。为扭转困境,发挥实效,英模教育需要创新作用机制,护航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
- 胡国豪孟超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 高校“拇指文化”对和谐校园的影响及对策
- 2011年
- 手机的普及和短信功能使高校出现了"拇指族",高校"拇指文化"也随之流行。作为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其盛行的原因和影响,积极探索引导校园"拇指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打造和谐校园。
- 孟超
- 关键词:拇指文化非主流文化和谐校园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尝试被引量:2
- 2014年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是如何才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就需要在教育模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才能不让大学生政治教育形同虚设。本文从教育模式的创新入手,希望能让各高校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启示。
- 孟超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 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被引量:5
- 2014年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涵盖了各个层面的教育活动,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红色资源是在民族斗争中形成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精神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真实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红色资源的本质看,它是一种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的总和,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思潮和社会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从红色资源的内容看,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所承载的爱国精神、集体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目前存在的革命遗址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地。因此,利用红色资源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 孟超
- 关键词:红色资源教育实践活动文化资源教育改革精神资源教育活动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加强人文关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放在首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尊、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解决缺失人文关怀的问题,使人文关怀在整个高校的理念中进行贯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个性与德育相统一。
- 孟超
-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政教育
- 依托校地合作 构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长效机制被引量:5
- 2011年
- 校地共建对大学生志愿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制定可行性方案,健全共建体制,从而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长效机制。
- 孟超
- 关键词:校地合作大学生志愿活动
- 融媒时代学术期刊传播路径多元化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融媒体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相比其他类型的传播内容,学术期刊在传播主体、载体和客体上均存在独特性。有效运用融媒体能使学术期刊传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融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传播需要更新传播观念,以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更专业的队伍为基础,不断拓宽融媒体传播路径,丰富传播内容,推进学术期刊发展,以此不断适应融媒体时代传播需求,切实提升传播能力。
- 孟超孟超
- 关键词:融媒体
- 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奏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 2009年
- 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纲要"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利用历史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纲要"课教育的永恒主题。
- 孟超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