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德斌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2篇胃癌
  • 2篇胃切除
  • 2篇胃切除术
  • 2篇疗效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囊肿
  • 1篇血细胞
  • 1篇胰漏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体
  • 1篇胰体尾
  • 1篇胰体尾切除
  • 1篇胰体尾切除术
  • 1篇胰头
  • 1篇胰头切除
  • 1篇胰头切除术

机构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6篇孟德斌
  • 3篇李钧
  • 2篇郭凯庆
  • 2篇郝振文
  • 2篇郭棕亮
  • 2篇贾毅
  • 2篇杨光
  • 1篇党学义
  • 1篇翟刚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0例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10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6例无术后并发症痊愈出院;3例术后7~12d出现胰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10 d出现胰漏,术后34 d胰漏愈合,但合并腹腔组织感染,延迟拔管,并行腹腔冲洗,术后60d痊愈出院.结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远近期疗效满意.
孟德斌郭凯庆郭棕亮贾毅
关键词: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疗效
胃腺癌组织中CerbB-2、CK20及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erbB-2、CK20、KI67蛋白表达与胃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8例原发性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癌组织中的CerbB-2、CK20、KI67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erbB-2、CK20、KI67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CerbB-2、CK20、KI67蛋白阳性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8.7%、78.1%、73.3%,均高于对应阴性表达组。同时有2个或3个指标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91.1%,明显高于1个指标表达组(56.5%)及3个指标均不表达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CK20、KI67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erbB-2、CK20、KI67阴性组。结论CerbB-2、CK20、KI67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贾毅李钧郭凯庆郭棕亮孟德斌杨光郝振文
关键词:胃腺癌淋巴结转移CERBB-2CK20KI67
胆管囊肿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2017年
患者女性,33岁,因高热、间断腹痛、黄疸3日就诊。查体: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腹部未触及明显肿物,Murphy征(+)。化验提示白细胞计数(WBC)9.97×109/L;总胆红素(TB)123.6μmol/L;行腹部磁共振(MR)提示左右肝内胆管起始部及胆总管呈明显囊性扩张,胆总管多发高密度影,考虑结石。
杨光孟德斌郝振文李钧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胆管囊肿MURPHY征皮肤黏膜囊性扩张肝内胆管
腹腔镜保留幽门远端胃切除术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病死率位于肺癌、肝癌之后,居第三位。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可达20%。胃肠肿瘤外科医生在追求肿瘤根治的同时,越来越兼顾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保留胃功能的胃切除术应运而生。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gas?鄄trectomy PPG)最早由Maki等[1]于1967年提出,应用于胃良性溃疡治疗。
孟德斌焦保平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胃切除术胃镜检查保留幽门恶性肿瘤
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术八例临床分析
2021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更多知情与参予,外科手术不能仅仅停留在治疗疾病的层次,还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创伤,尽量保留脏器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物的经典术式,但该术式需同时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胆管及胰头,切除后需行胰肠,胆肠及胃肠吻合,手术创伤大,吻合口多,术后并发症多,对于长期生存患者来说远期生活质量低。1972年,Beger等[1]首创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治疗胰头炎性肿块,但此术式因保留了部分胰头组织,术后易发生残留胰头胰漏及癌变等并发症,且手术过程复杂。故有学者提出了保留十二指肠的全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total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 DPTPHR),也就是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2]。我科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共开展该术式8例,现报告如下。
孟德斌焦保平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肠吻合胰头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吻合口胰漏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在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期,因其淋巴清扫的彻底性,潜在的促进肿瘤的腹腔播散,较高的切口种植率,安全性受到了质疑。近年来,几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中有相同的远期疗效,证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是可行的。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病死率占第1位,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方法。2001年,Goh 等[1]首次报道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及 D2淋巴结清扫术,已有研究显示,腹腔镜辅助胃癌 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在日本已经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2],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的认可。我们回顾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33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孟德斌李钧翟刚党学义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根治性胃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