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国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大学生
  • 5篇高校
  • 3篇青团
  • 3篇共青团
  • 2篇育人
  • 2篇政治
  • 2篇实践育人
  • 2篇思想政治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大学生
  • 2篇主义
  • 2篇历史虚无主义
  • 2篇教育
  • 2篇课堂
  • 2篇激励机制
  • 2篇高校共青团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 4篇燕山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孟国芳
  • 7篇张贝
  • 5篇李姿
  • 2篇王雪佳
  • 2篇黄志华
  • 1篇张二丽
  • 1篇李婵

传媒

  • 6篇才智
  • 2篇世纪桥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用单幅篇章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理应顺应时代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使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情感,内化生态文明信念,外化生态文明行为,为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生态素养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孟国芳李婵张二丽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五四运动在中共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及启示
2014年
1919年5月4日,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中折射出来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并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特点及其在中共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五四精神对当今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孟国芳黄志华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共历史
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最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精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
孟国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
文献传递
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高校共青团是高等青年人才聚集的主阵地,是联系青年大学生和服务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高校育人提出的新要求。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实践育人研究,既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孟国芳张贝尚冰聪李姿
关键词:共青团实践育人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2017年
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带有西化倾向的反社会主义思潮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文化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行虚无与解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进行歪曲与篡改,危害极大。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迷惑性强,并通过多种渠道流入高校校园。由于其观点新奇,大学生群体易受其迷惑,并且警锡性不高,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往往深受其害。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现状及原因、对策,事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此外,对大学生思想宣传工作的改进和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李姿张贝孟国芳尚冰聪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青年大学生
基于共青团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调研
2017年
基于高校、学生和教师三者协同于一体的共青团组织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共青团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形成初步调研结果,旨在能够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提供一些有益想法。
张贝孟国芳尚冰聪李姿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
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高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伴随着地域的不同,各高校在执行过程中有所差异。党中央的指导具有全面性,但具体的实施手段需要高校在实践中摸索;学界的研究具有科学性,但仍需要各高校结合校园环境开展深入研究。2014年6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正式公布,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新形势,为了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提高党的战斗力,重新审视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现状非常有必要。
尚冰聪张贝孟国芳李姿
关键词:共青团高校党建
刍议自媒体时代高校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应对
2017年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大有泛滥之势,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直接影响了青年大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文章简单地探讨了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和自媒体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特点,以及在自媒体时代如何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势,以供参考。
李姿张贝孟国芳尚冰聪
关键词:自媒体历史虚无主义青年大学生
论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2014年
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开拓农村"就地城镇化"之路,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建设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进而形成"从农村到城市"转为"从城市到农村"的双向流动。因此,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黄志华孟国芳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基于第二课堂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必要性和原则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高校第二课堂因其主体性,互动性,灵活性,针对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重要平台。思政工作者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作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借助第二课堂这一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塑造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孟国芳张贝尚冰聪王雪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