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铀 作品数:39 被引量:17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细胞因子VSTM1-v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和功能调节作用 孙铀 刘子玄 李洋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C1q抗体(C1qAb)的水平,探讨C1qAb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并作C1qAb与抗核抗体(ANA)、抗ds鄄DNA和SLEDA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用ELISA对106例SLE、30例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C1qAb进行检测。同时将SLE患者分为狼疮性肾炎(LN)活动期组(A组,76例)和肾外全身症状组(B组,30例),比较各组C1qAb和其他免疫学指标的阳性率差异。分析C1qAb与ANA、抗ds鄄DNA和SLE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A组C1qAb滴度为(218.4±179.3)IU/ml,明显高于B组(56±61)IU/ml(P<0.01),与肾病综合征组(33±29)IU/ml及对照组(25±21)IU/ml相比P<0.001。A组的C1qAb阳性率为67.1%,而B组阳性率仅为26.6%;肾病综合征组阳性率为6%。以上结果显示C1qAb与LN关系密切。LN活动期C1qAb水平升高,缓解期可恢复至正常。C1qAb的升高与抗ds鄄DNA的升高可同时出现(r=0.28),C1qAb与SLEDAI呈正相关(r=0.72)。结论C1qAb可作为诊断LN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与临床活动密切相关。 孙铀 赵阴环 张凤山关键词:C1Q抗体 狼疮性肾炎 正五聚蛋白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是一种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在炎症部位表达,参与组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新的研究表明PTX3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PTX3复杂的免疫功能,主要关注PTX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发挥多效性作用的新发现,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于楠 张冉 孙铀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利多卡因双氯芬酸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剧烈,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疼痛而惧怕功能锻炼和关节活动,引起关节固定、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严重影响预后,故急性期应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本研究观察利多卡因双氯芬酸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 赵育松 孙铀 王晓东硬皮病皮肤与内脏受累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目的:硬皮病是以皮肤纤维化、硬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内脏受累和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明确皮肤受累与内脏受累的相关程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本文分析硬皮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孙铀 贾丽梅 赵阴环27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分布情况、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AML患者277例,采取新鲜骨髓,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制备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除47例无分裂相共检出异常核型122例,异常率为53.04%。结构异常(75例)以t(15;17)(56例)和t(8;21)(19例)常见,1.78%的M2、90.77%的M3、26.79%的M2和1.85%的M5分别有t(7;11)、t(15;17)、t(8;21)和t(11q23)异常,而100%的t(7;11)、100%的t(15;17)、55.56%的t(8;21)、100%的t(8;15)和66.7%的t(11q23)分别见于M2、M3、M2、M5和M4亚型。数I/1异常(28例)以+8(12例)为常见,100%的+22见于M4E0。结构和数目同时异常(19例)以t(8;21)伴性染色体丢失(8例)为最常见,100%为M2。核型异常与临床缓解率高度相关,伴t(15;17)易位组、伴t(8;21)易位组预后佳,正常核型组次之,其它异常核型预后较差,复杂核型预后最差。结论:特定的染色体异常与亚型及预后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杰 高伟 王京华 李伟 高晶 孙铀关键词:血液病 细胞遗传 染色体 核型异常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局部应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1-2011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的患者50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于髋关节局部注射依那西普50 mg,每周1次,连用4次。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2、4、8周观察患者的BASDAI、BASFI、脊柱痛VAS、患者总体评价(PGA)VAS、夜间痛VAS、血沉、CRP和Harris功能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依那西普治疗2周时,30例达ASAS20的缓解(60%),13例(26%)达到ASAS50的缓解,8例(16%)达到ASAS70的缓解;治疗8周时,ASAS20/50/70的缓解率分别为38例(64%)、21例(42%)、15例(30%),其中Harris评分达70以上者占总人数的90%,80分60%,90分30%,1例患者缓解不明显,4例患者处于70分以下,但疾病活动度情况改善。结论:依那西普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患者的关节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强度,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李伟 高杰 赵育松 孙铀 王晓东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 依那西普 髋关节 循证医学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7年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起源于19世纪中叶。是近年来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国际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小组将EBM定义为“谨慎地、准确而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为具体病人确定临床决策”。其核心思想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客观研究结果做出医疗决策。EBM的目的是完成最好的和最有效(cost-effective)的医学。在实践过程中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临床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根据提出的问题,查出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即查寻医学期刊;③对证据的有效性和使用性做批判性评价:④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应用证据做出决策:⑤对以上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今后改进。 孙铀 张凤山 李秀关键词:循证医学 风湿病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16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及关节外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软骨及骨质破坏,具有渐进及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药物治疗是RA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用于治疗RA的药物众多,糖皮质激素即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但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RA临床一直存在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抗炎、抗免疫、镇痛效果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即效益/风险比。 刘子玄 孙铀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G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激素疗效中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蛋白质水平、mRNA表达及其与免疫指标(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变化、疾病活 李秀 张凤山 孙铀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