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英

作品数:34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4篇沂蒙精神
  • 8篇文化
  • 8篇高校
  • 7篇政治
  • 6篇教育
  • 5篇大学生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思政
  • 4篇思政课
  • 4篇教师
  • 4篇红色文化
  • 3篇融入高校
  • 3篇高校思政
  • 3篇高校思政课
  • 2篇大学生理想
  • 2篇大学生理想信...
  • 2篇对口支援
  • 2篇信念
  • 2篇信念教育
  • 2篇育人

机构

  • 31篇临沂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孙海英
  • 4篇陈永莲
  • 1篇李中国
  • 1篇王春梅
  • 1篇张荣军

传媒

  • 9篇临沂大学学报
  • 3篇江西科技师范...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活力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作家天地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知识经济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红色文化学刊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华章
  • 1篇红色文化资源...
  • 1篇沂蒙干部学院...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初探——基于CIPP模式被引量:2
2021年
沂蒙精神永不褪色,红色基因历久弥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蕴含巨大的育人价值.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发挥沂蒙精神育人价值的重要渠道.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充分发挥沂蒙精神育人价值的重要保障.CIPP模式作为成熟的教学评价模式,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带来系统思路.基于CIPP模式尝试建构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可从评析融入背景、评析方案设计、评析方案实施、评价融入成果四个阶段性方面加以探索.
孙海英侯婷婷
关键词:沂蒙精神CIPP模式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以沂蒙精神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个人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临沂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内容,利用新媒体元素拓宽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与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陈永莲孙海英
关键词:红色文化沂蒙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将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激励价值和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以往德育时代感和历史感不够强烈、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容易脱节、实践应用性不够突显的问题。新时代德育工作应从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发力促进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沂蒙精神的育人效果。
孙海英
关键词:沂蒙精神大学生德育建设
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机制构建被引量:12
2016年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的科学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文化,是对中国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价值,对于形成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爱国情操、艰苦奋斗作风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等具有重要指导和规范功能。通过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和"三位一体多维联动"的育人机制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
孙海英
关键词:红色文化育人功能育人机制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策略被引量:39
2020年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方面,部分高校对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建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部分教师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不足、高校党组织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不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策略包括:提高对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能力素养,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等四方面。
吴林龙孙海英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书记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之比较被引量:19
2016年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陈永莲孙海英
关键词: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邓小平着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的思想及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最早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思想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提出的选拔培养青年干部的标准和途径对于今天造就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年轻干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孙海英
关键词:邓小平培养年轻干部
从沂蒙精神解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核
2024年
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一表述,阐释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沂蒙精神是在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一种红色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对于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接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理论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现代化梦想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现代化便失去了可依靠的力量。
孙海英吴飞
关键词:沂蒙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1年
通过对当下高校面向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新时代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立足实践,寻找新时代提升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孙勇孙海英
关键词: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论践行沂蒙精神与提高政治规矩自觉的互动生成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政治规矩的提出实现了新时期党建理论和实践的又一重要创新。政治规矩和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党和沂蒙人民践行政治规矩的过程,沂蒙精神生成和升华与中国共产党政治规矩的发展和完善是互动共生的同一过程,是从精神追求和纪律约束两个维度凝练出的宝贵政治财富。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与提高政治规矩自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孙海英
关键词:沂蒙精神互动生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