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军
- 作品数:20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动脉栓塞后门静脉对肝癌细胞的营养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对肝动脉栓塞后 ,门静脉分支对肝癌的营养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将BrdU注入2 5例肝癌病人将被切除肝段的门静脉分支内 ,标本用BrdU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然后用标记指数 (LI)分析 ,同时检测被标记的S期细胞分布。结果 TAE病人的LI值比没有TAE的病人高 6倍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标记的细胞不仅分布在肿瘤的周边部分 ,还分布在中心部分。结论 在TAE后的阶段 ,门静脉对残存的肝癌的血供发挥主要的作用 ,肝癌切除后的化疗不仅通过肝动脉而且应通过门静脉。
- 李兵苏红孙海军许评宋春芳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门静脉肝癌细胞
-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2018年
- 病人,女,71岁。因发现左乳肿物半年于2018年3月3日入院。病人于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约2 cm×1cm×1 cm大小,无疼痛、发热及乳头溢液,未予治疗。近期肿物逐渐增大。体格检查: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触及一肿物,约4 cm×3 cm×3 cm大小,质中偏硬,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尚可,不伴压痛。
- 于朋涛孙海军李之拓王鹏飞
-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化疗放疗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效避免副损伤的手术解剖技巧被引量:14
- 2018年
-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及微创时代的来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逐渐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其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也随之增长。为有效避免副损伤的发生、减轻患者负担、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资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解剖方法及相应技巧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关注。本文现就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损伤的常用手术解剖方法及相关技巧作一综述。
- 王鹏飞孙海军李之拓于朋涛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副损伤
- 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胆管癌:附25例报告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及其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对 1970~ 199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行内引流术的 82例患者进行随访 ,并对其中术后 2 5例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为 3 0 .49%( 2 5 /82 ) ,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癌变率为 3 5 .2 9%( 14 /5 1) ,囊肿空肠Roux en Y吻合术后癌变率为 2 2 .5 8%( 11/3 1)。 2 5例中 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例行肿瘤切除胆道重建术 ,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外引流术 ,14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仅行外引流术。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高 ,应该摒弃该术式。
- 孙海军赵晖李兵林乐岷薛东波张伟辉宋春芳
- 关键词:引流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p16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和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多重PCR、PCR SSCP和DNA测序等技术分析了 2 5例食管癌和 40例胃癌组织标本。结果 1.食管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16 % ,并且突变频率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2 .胃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7.5 % ,并且突变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1.P16基因点突变可能是食管癌和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错义突变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2 .P16基因点突变的检测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 孙海军林乐岷薛东波宋纯许评宋春芳
- 关键词:P16食管癌胃癌基因突变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诊疗进展被引量:23
- 2018年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随着微创时代的来临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经皮经肝胆道镜、Spy Glass直视化系统等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胆道外科医师的认可,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现就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在微创方面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王鹏飞李之拓于朋涛孙海军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诊疗
-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治疗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总结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的各种减黄治疗方法,为老年MOJ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以"恶性梗阻性黄疸"为中文关键词,以"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为英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有关老年MOJ减黄治疗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老年MOJ的减黄治疗方法主要有根治性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等。根治性手术最有效,但对老年患者创伤大、并发症多;胆管空肠吻合术效果好,适用于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老年患者;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对老年患者创伤小,但技术难度大;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目前老年MOJ晚期患者治疗的一线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适用于年老体弱的高位梗阻患者。结论老年MOJ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和区域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中心的医疗水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靳亚杰孙海军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老年患者
- 不同的胃癌淋巴结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分期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新旧两种胃癌淋巴结分期系统,对1104例接受标准R2根治术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旧式N分期的N1和N2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5和26.6个月。新式N分期将旧式N分期的423例N1期和282例N2期患者分成3个组(N1、N2和N3),3组间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反,旧式分期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影响。(2)ⅢA期的5年生存率从旧式24.8%上升至32.7%,ⅢB期的5年生存率从17.3%下降到9.1%。结论两种分期系统都是很好的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但新分期有更好的判断预后效果。
- 孙海军刘冰薛东波赵明赵松宋宣孟宪志张伟辉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预后
-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6例。结果1例患者因术后失血性休克而死亡;5例患者随访4年,1例术后2年死于心肌梗死,余4例存活。结论腹主动脉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破裂应迅速诊断、急诊手术,手术时应注意阻断腹主动脉的方法以及防止术后下肢缺血。
- 孙海军刘冰薛冬波武林枫张伟辉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破裂动脉重建术
- 急性胆管炎中血清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21年
-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威胁生命的胆道细菌感染,能否及早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长期以来对血清中标志物的研究较多,如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这些标志物与急性胆管炎病理生理均有密切联系。
- 白晓东李之拓靳亚杰曹献启武凯(综述)孙海军
- 关键词:急性胆管炎前白蛋白高迁移率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