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君
- 作品数:121 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大宗师》义理探微
- 2023年
- 一大宗师何梦瑶曰:“大宗师,谓道也。道至大无外,故日大;生天生地,万物资始,故日宗;人当法道,故日师。”(方勇《庄子纂要》贰,学苑出版社,2018,800页)世人以真人为宗师,真人以大道为宗师。文章内许由称颂大道时说:“吾师乎!吾师乎!”明确以道为师。
- 孙明君
- 关键词:真人宗师
- 庾信后期政治抉择中的矛盾性被引量:4
- 2010年
- 庾信后期的政治抉择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政治情感方面,既有因为离开故国而痛不欲生的哭诉,同时又主动向北朝统治者示好,为北朝统治者歌功颂德;在处世态度方面,既想隐遁不仕以保全节操,又主动要求做官,长期摇摆于出仕与隐遁之间。庾信后期政治生命中的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导源于他的士族人生观。通过个人的努力,建立功名、耀祖光宗是庾信一生不变的追求。庾信矛盾的人生观不是一种个别现象,它集中体现了六朝士族阶层在政治道德领域重家轻国的共同价值取向。
- 孙明君
- 关键词:庾信隐遁乡关之思
- 庄子与古代山水诗
- 1999年
- 从庄子与自然、庄子与古代山水诗的勃兴、庄子与古代山水诗中的无我之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以及庄子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诞生和发展的巨大深远影响,提出如果没有庄子思想。
- 孙明君
- 关键词:庄子古代山水诗
- 谢灵运的庄园山水诗被引量:8
- 2006年
- 谢灵运的山水诗可分为庄园山水诗和远游山水诗两大类型。所谓庄园山水诗,其作者主要是贵族阶层中具有高栖意向的士人,他们或者拥有自己的大型庄园,或者有条件经常出入、盘桓于贵族庄园之内。此类诗重在描写庄园区域的自然风光和园林建筑,以及诗人在庄园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体悟和感受。在庄园山水诗之外,谢灵运还有一些写于行旅途中或仕宦之地的山水诗,我们姑且称之为远游山水诗。本文旨在探讨谢灵运庄园山水诗的特征及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 孙明君
- 关键词:谢灵运士族
- 唐太宗《陆机传论》解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陆机传论》总结了陆机的一生,前一部分评论了陆机的文学成就,给予陆机以"百代文宗"的桂冠。后一部分中结合陆机的生平遭遇,提出了士人的处世之道,同时也透露出了唐太宗的士族情结。唐太宗提出"宏丽慷慨"诗学观,意在矫正汉儒诗教观和宫体诗的流弊,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 孙明君
- 关键词:唐太宗陆机慷慨
- 隋炀帝的人生轨迹
- 2015年
- 杨广(569—618),一名英,隋文帝次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人们通常拿他和一代明主唐太宗加以比较。他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无不在历史上发生了轰动效应。在文学上,他的边塞诗独具特色,占有一定的诗史地位。一统天下,网罗英才隋炀帝的父亲是隋文帝杨坚(541—604)。杨坚本是北周的外戚,后来代周自立,建立了隋朝。
- 孙明君
- 关键词:边塞诗《隋书》艳情诗
- 陶渊明《形影神》的思想渊源
- 2023年
- 关于陶渊明《形影神》组诗之思想归属向来有不同看法,或将陶渊明的主导思想归之为儒家思想,或归之为新自然说,或归之为反佛教之宣言等。《形影神》组诗固然涉及儒家、佛学、玄学等不同思想和魏晋士人的不同行为方式,但其要旨可归之于庄子之理。将《形影神》组诗之要旨归于庄子之理,并不代表陶渊明思想以庄子思想为主导思想。贯通地看,陶渊明主导思想主要由庄子之理、孔孟之道及饮酒习性等因素混合而成,佛教思想、玄学观念等居于次要位置。这种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色彩的文人思想及其行为,从哲学角度看自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 孙明君
- 关键词:陶渊明《形影神》庄子
- 天下意识的投射——曹操《观沧海》赏析
- 1996年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的这首《观沧海》,是中国古代诗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也是第一首表现封建士——诗人"天下意识"的山水诗。所谓天下意识,简言之,乃是指契合原始儒学基本精神的。
- 孙明君
- 关键词:山水诗人曹操诗歌宇宙意识原始儒学审美对象
- 咏新曲于故声——改造旧经典、再造新范型的陆机乐府被引量:8
- 2008年
- 魏晋文人乐府大致有三种类型:一为曹操乐府,一为(曹)丕(曹)植乐府,一为陆(机)谢(灵运)乐府。曹操乐府乃英雄之乐府,其诗中的忧患意识,天下襟怀,千古一人;曹丕曹植乐府乃文士之乐府,子桓乐府多吟人生之忧,子建后期乐府多咏失志之痛,在后世文人中最容易引起共鸣;陆机谢灵运乐府乃是士族文人之乐府,其声誉隆盛于中古之时,沉寂于明清之后。太康时代,陆机把文士乐府引入到士族文人乐府的苑囿之中。陆机不仅用绮靡的风格去改造旧经典,同时,用乐府记录和再现了贵族们的物质生活,表现出具有士族特色的功业追求。在六朝这样一个门阀士族异常兴盛的时代,陆机乐府比三曹乐府更具有典范性。
- 孙明君
- 关键词:陆机
-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被引量:3
- 2014年
-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掀起文学界的波澜,推进了汉魏古诗研究的进程。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提出其作者为东汉无名氏,这也是20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从《青青陵上柏》描写的内容来看,其作者也应当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在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否定《青青陵上柏》为东汉之作恐非易事。其作者应是一位出身社会中层的士人而不是曹植,其诗作生动记录了东汉末年社会危局及士人心态。
- 孙明君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汉魏文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