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良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被引量:4
- 2007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与拉美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在经贸往来互利共赢、能源合作优势互补等方面表现出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中拉贸易争端呈扩大化趋势,在双边关系中还存在台湾问题和美国因素的消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中拉关系,应进一步增强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的了解和互信,坚持以经济外交促双边关系发展,并辩证地对待中美拉三边关系。这对于推动双方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 孙希良张爱军
- 关键词:拉美
- 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和平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核心,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强调中国发展和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突出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辩证统一。
- 孙希良张爱军
-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大国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金融危机引起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由此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微调;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形成冲击,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演变;金融危机使"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相对缩小,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使经济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各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出现微调,影响着大国关系的走向和发展。
- 孙希良张爱军
- 关键词:金融危机
-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贡献被引量:2
- 2006年
-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则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发展到新的阶段。经过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三大理论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发展。
- 孙希良
- 关键词:生产力毛泽东邓小平
- 毛泽东论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 1999年
- 孙希良
-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群众合作社群众生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繁荣经济
- 论精神生产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 2008年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精神生产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而在现代社会,精神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精神生产不仅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基础,还为精神文明提供道德支撑。
- 孙希良张爱军
- 关键词:社会文明
-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
- 邓小平历来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作出了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精辟的见解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生产力的原因。邓小平把社会主义...
- 孙希良
- 关键词:生产力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建设
- 文献传递
- 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政治因素被引量:7
- 2007年
- 从历史上看.大国之间争夺有利于己的汇率安排的利益斗争从未停止过。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产品大规模走向世界.国外一些人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越来越关注,美国的某些政客、学者对“人民币升值论”的鼓噪一直没有停息过。美国部分人、特别是部分议员越来越把人民币汇率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 孙希良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政治因素中美经贸关系汇率安排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
- 2015年
-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党和人民群众两大主体系列的关系,解决的是党的事业"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做"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上的最本源,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现实中,维护人民主体利益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核心和关键。
- 张爱军孙希良
- 关键词:人民主体地位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 论美国反恐的战略取向
- 2003年
- 孙希良张爱军
- 关键词:反恐战略国际恐怖主义外交关系伊拉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