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 作品数:15 被引量:1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员工持续使用企业内部微博与社会资本互动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在企业内部微博使用背景下,基于Nahapiet和Ghoshal(1998)三维度社会资本框架,建构了员工持续使用企业内部微博和社会资本互动影响模型。对收集的164份有效的纵向样本数据,通过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交互连接、信任和认同是决定员工持续使用企业内部微博意向的主要因素,员工持续使用企业内部微博的行为能够提升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交互连接、信任、互惠规范、认同和共同愿景,并且随着持续使用时间的增加,社会资本会得到提升。研究结果能够为企业构建内部微博使用与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机制以获得额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孙元 彭新敏 潘绵臻关键词:社会资本 基于TOE框架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模式探究 被引量:7 2023年 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企业的巨大变革,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当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制造业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行业竞争空前加剧,如何通过新的模式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质性和量化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内6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并结合已有研究框架、文献提炼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选取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中的59家制造业企业作为案例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能力存在5个影响因素,即技术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企业数字化重视程度、企业创新战略及营商环境。(2)组态条件间的不同组合形成了5条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等效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根据核心条件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归纳为4类提升模式,即技术驱动型、技术—组织型、组织驱动型以及技术—环境复合型。研究发现对揭示不同技术、组织、环境条件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孙元 张智明 胡峰关键词:影响因素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及提升模式 被引量:3 2023年 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将是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亟需理论内涵的构建、指导以及新模式的探索。本文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进行了多维度解构,并探索了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四种主要模式。制造业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数字化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作用。 孙元 钟亚婷 牟赛雅 张智明 吴梅丽关键词:提升模式 核心竞争力提升 基于《管理运筹学》配套软件的体验式教学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理论和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且享受解决问题和发现现象规律的成就感。本文基于《管理运筹学》配套软件QM for Windows的体验式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探索研究软件实操体验式教学对于提高工商管理类学生定量类课程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影响。发现体验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体验式教学参与积极性越高,自主体验和探索学习花费的时间越多,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越明显。 潘可文 孙元 唐丽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企业社交工作平台影响员工即兴能力的机理研究——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31 2019年 在超竞争环境(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s)下,企业员工必须不断提升其即兴能力来应对内外部的变化。以阿里巴巴的钉钉和腾讯的企业微信为代表的企业社交工作平台作为一类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员工即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识别了企业社交工作平台的核心技术特征,并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企业社交工作平台影响员工即兴能力的机理模型,最后进行了问卷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可及性、社交性及交互性是企业社交工作平台的3个核心技术特征;第二,企业社交工作平台的3个核心技术特征通过员工在线社会网络提升员工的即兴能力。 孙元 贺圣君 尚荣安 傅金娣关键词:在线社会网络 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如何赋能员工即兴能力?——基于交互记忆的视角 2025年 在企业面临的复杂环境中,员工的即兴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技术产物,为员工即兴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的可能。然而,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机理尚未明确,实务界也未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为了弥补上述缺口,本文基于交互记忆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机理模型,并通过跟踪调查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的工作使用和社交使用是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重要途径。(2)交互记忆在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复杂的中介作用。(3)任务复杂性是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重要情境因素。特别是在处理高复杂性任务时,技术使用赋能的效果更显著。本文从交互记忆视角打开了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赋能员工即兴能力的“黑箱”,丰富了现有关于企业数字化社交技术使用、交互记忆及个体即兴能力的研究,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 傅金娣 孙元 胡峰关键词:网络认知 国外个人信息系统接受和使用元分析研究评介与展望 随着技术接受模型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涌现了大量的研究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扩展、修正和完善,不同应用背景的文献不断增加,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学者开始用元分析的方法来对现有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合。本文阐述了元分析方法... 孙元 潘绵臻 彭新敏 叶许红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 文献传递 联盟成员组织学习平衡模式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5 2011年 间断型平衡与双元型平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现有关于联盟成员在联盟这种网络组织情境下应该选择哪种平衡模式的研究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因而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基于对17篇代表性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对组织学习间断型与双元型平衡模式在联盟情境下的选择、绩效影响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认为未来应该在辩证理解联盟这种网络组织不同特征维度对企业行为和绩效双重影响的基础上,从多维度、权变、动态的视角进一步考察联盟成员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选择问题;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彭新敏 孙元关键词:联盟网络 组织学习 网络特性、知识缄默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基于网络特性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从企业层面出发,探讨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联结强度、网络密度、网络范围、网络中心度在知识缄默性负向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所具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缄默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是知识源企业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联结强度、网络密度、知识接受企业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结果暗示了在缄默程度高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取得知识源的积极配合比知识接受方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 朱亚丽 孙元 狄瑞波关键词:网络特性 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价值共创过程研究——以科大讯飞为例 被引量:2 2024年 伴随技术发展,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涌现,但现有研究对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缺乏讨论。本文通过对科大讯飞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开展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可以分为技术积累、技术开放及技术赋能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分别支撑不同的资源编排手段及价值共创模式。在技术积累阶段,企业通过资源结构化,形成整合式价值创造模式;在技术开放阶段,通过资源能力化塑造共享式价值共创模式;在技术赋能阶段,通过资源杠杆化形成赋能模式。本文由此提出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不仅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及资源编排的理论研究,也为其他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实践启示。 孙元 吴梅丽 苏芳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