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健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吸收式
  • 8篇热泵
  • 7篇热电
  • 6篇余热
  • 6篇热电联产
  • 6篇吸收式热泵
  • 6篇联产
  • 5篇电厂
  • 5篇余热回收
  • 4篇热电厂
  • 4篇供热
  • 3篇热网
  • 3篇集中供热
  • 2篇制冷
  • 2篇制冷机
  • 2篇水管
  • 2篇热水
  • 2篇热水管
  • 2篇热水管网
  • 2篇热系统

机构

  • 15篇清华大学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5篇孙健
  • 13篇付林
  • 7篇张世钢
  • 3篇李文涛
  • 2篇胡鹏
  • 2篇袁卫星
  • 2篇李岩
  • 2篇滕树龙
  • 1篇刘兰斌
  • 1篇江亿
  • 1篇赵玉清
  • 1篇狄洪发
  • 1篇侯玮

传媒

  • 6篇区域供热
  • 3篇暖通空调
  • 2篇制冷与空调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制冷学报
  • 1篇2013全国...
  • 1篇第9届博士生...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吸收式机组液体分布装置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吸收式机组以水和溴化锂作为工质可以有效利用低势热能而节约高品位的电能,已经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吸收器的传热传质好坏对吸收式机组的总体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传热传质的效果主要受传热管表面的液体降膜好坏影响。液体分布器是实现吸收器内液体降膜的主要部件。本文对一种垂直降膜吸收器的液体分布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对16和28的光管与强化换热管表面进行了降膜实验。所研制出的液体分布器系列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垂直降膜式吸收式机组。
孙健付林胡鹏侯玮
关键词:吸收式机组吸收器
山西大同一电厂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工程测试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解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热源供热能力不足及输送瓶颈等问题,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提出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该技术通过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并回收热电厂乏汽热量显著增加了原有系统供热能力。本文对山西大同一电厂基于吸收式换热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介绍,并结合工程测试数据说明采用该技术后热电厂供热能力的显著提升,该技术节能效果及经济性突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因而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付林孙健李岩张世钢
关键词:余热回收
垂直降膜式吸收机内布液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吸收式热泵技术由于能有效利用低势热能而节约高品位的电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吸收器是吸收式热泵的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换热管的传热与传质系数,而传热管表面液体降膜状态对传热和传质系数将产生直接影响。布液器是实现液体降膜的关键部件,而目前国内外鲜有相关研究。针对这种现状,共试制了四种规格的布液器样品,针对Φ19和Φ25的紫铜光管与强化换热管进行了管外垂直降膜布液实验,得到了各种布液器布液流量与静液柱高度关系的实验数据,并且拟合了布液器的流量系数与雷诺数的函数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优化布液的方法,并用于指导热泵机组的设计。优化后的布液器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台供热量为1.3MW垂直降膜式吸收式热泵机组样机。
孙健胡鹏付林
关键词:热工学吸收式热泵
一种大幅节能和低碳的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建筑能耗占到整个城市能耗的30%左右,北方城市中,供热能耗占据了建筑能耗的大多数。因此,降低城市供热系统的能耗对节能减排和构建低碳城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吸收式...
孙健付林张世钢孙方田
关键词:低碳供热热电联产吸收式热泵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式能耗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应用高背压供热方式回收凝汽余热逐渐受到重视。当一次网回水温度较高时,可采用双背压双转子互换技术对低压缸和凝汽器作结构改造(换轴改造),实现高背压供热;而当一次网回水温度较低时,可通过适当提高背压采用凝汽器直接换热。本文采用T-O图对高背压供热的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某2×350MW机组的改造案例,分别对一台机和两台机作换轴改造进行讨论。着重针对不同一次网回水温度下,热源的运行方式和供热煤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能明显降低热源供热煤耗。对一台机组作换轴改造的优点在于改造机组始终承担基础供热负荷,热负荷调节相对灵活。缺点在于回收凝汽余热量受到限制,热源供热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对两台机均作换轴改造虽然能发挥热源的最大供热能力,但回水温度较高时,由于凝汽供热煤耗显著增加,导致供热能耗高于改造一台机组,并且在换轴期间供热调节相对困难。本文结合枣庄十里泉电厂换轴改造项目,针对整个采暖季实际供热能耗进行分析,该项目由于没有冷端损失,节能效果明显。鉴于目前一次网回水温度较高,若能进一步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节能效果将更为显著。
李文涛袁卫星付林孙健
关键词:热电联产余热回收高背压供热能耗分析
利用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乏汽余热回收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凝汽余热已得到不少工程应用,但是很多情况下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别针对影响吸收式热泵性能的因素,如采暖抽汽压力、背压以及一次网温度参数进行讨论,着重分析这些因素对热源供热能力及供热能耗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抽汽压力较高可增加热泵的升温幅度,多回收凝汽余热,提高热源的供热能力,但由于抽汽供热份额较大,抽汽压力越高使得热源供热煤耗越高。通过适当提高背压同样能多回收凝汽余热,提高热源供热能力,并降低热源供热能耗。而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可通过凝汽器直接换热,提高凝汽供热份额,一方面可提高热源供热能力,另一方面可显著降低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能耗。降低一次网供水温度虽然可降低热源的供热能耗,但是热网输送能力可能受限,且会增加热网输配能耗,因此应综合考虑。总的来看,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并配合提高背压是降低热源供热能耗的有效途径。
李文涛袁卫星付林孙健
关键词:热电联产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背压
吸收式热泵中表面活性剂的强化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溴化锂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水蒸气吸收过程的传热与传质系数显著提高。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就开始对此强化过程进行研究,但目前尚未有被普遍认可的机制理论。研究人员普遍认同马拉格尼对流(marangoni convection)的强化作用,但是缺乏对其合理的解释。以往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池实验,这与实际吸收式热泵内吸收器的动态吸收过程(如液膜的形成等)相距甚远。另外,研究人员大都主要研究溴化锂水溶液与水蒸气的气液界面的强化作用,而忽视了溴化锂水溶液与铜管壁面的固液表面的强化过程。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2个强化界面进行分析,解释"马拉格尼对流"强化作用产生的原因,结论与诸多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一致。
孙健付林张世钢
关键词:吸收式热泵表面活性剂传热传质溴化锂
采用吸收式换热技术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吸收式换热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可显著提升管网输送能力和降低热力站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并为回收各种工业余热创造条件。吸收式换热机组由于基本无需额外能量输入、将一网回水温度降低到显著低于二网回水温度的水平以及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目前已经得到大量应用,本文从其原理、运行特点、实测效果和经济性评价角度讨论了该技术。
孙健付林张世钢
关键词:热力站热网回水温度工业余热
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回收电厂余热的工程案例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针对大同某电厂余热回收项目进行了测试数据分析。该项目采用了降低一次热网回水温度和电厂余热回收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降低回水温度方案供热能耗降低36%,管网输送能力增加40%。同时以该项目为例针对运营价格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孙健付林李文涛
关键词:电厂余热回收回水温度
基于热电厂与热水管网的集中供冷模式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一种利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实现夏季供冷的模式,其特点是在热电厂设置汽轮机抽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或循环冷却水余热,梯级加热热网水;在用户热力站设置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和溶液调湿型空气处理机,承担用户夏季空调冷负荷。该方式夏季利用热电厂的高温热水驱动制冷机,可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降低夏季城市的供电负荷。
滕树龙赵玉清战家乙孙健
关键词:热电厂吸收式制冷机热泵集中供冷热水管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