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鹿群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SEER数据库的肛管鳞癌与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及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比较肛管鳞癌与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肛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04—2010年符合条件的1413例肛管鳞癌和111例肛管腺癌患者资料,比较二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肛管鳞癌各亚组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肛管鳞癌与腺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种族、分化程度、分期、M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鳞癌和肛管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4.5个月和40.7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37%,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3%。肛管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肛管腺癌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高于肛管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TNM分期、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肛管鳞癌预后较优于肛管腺癌,应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年龄、性别、TNM分期、化疗,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
- 王海静张丽珍田继红毕良文唐鹿群
- 关键词:预后
- 局部放疗对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局部根治剂量及姑息剂量放疗对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初治的36例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同时比较化疗后根治剂量放疗及姑息剂量放疗对生存时间、局部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36例Ⅳ期食管鳞癌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6.1%和19.4%,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高剂量放疗组和低剂量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7个月和11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是81%、42.9%、28.6%和46.7%、20%、6.7%,二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4)。高剂量放疗组和低剂量放疗组的放疗有效率分别为71.4%和26.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间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疗后给予Ⅳ期食管癌患者局部病灶根治性放疗,有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趋势。
- 邵彦彦毕良文王海静张丽珍赵滑峰唐鹿群李欢欢
- 关键词:食管癌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3cm4例,3~5cm8例,>5cm3例,15例中右上纵隔13例,左上纵隔2例。三维适形放疗采用常规分割,1.8~2Gy/次,5次/周,总剂量50~64Gy(既往做过放疗的给予50Gy),5~7周完成。全身化疗采用顺铂(DDP)30mg/m2,d1~d3;亚叶酸钙(LV)500mg/m2,d1~d5;5-氟尿嘧啶(5-FU)500mg/m2,d1~d5,均静脉滴入,21d为1个周期,放疗前化疗1个周期,共4~6个周期。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病灶达CR者9例,病灶达PR者4例,无进展病例。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6.7%。结论: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PF方案化疗,此方案患者可耐受,方法可行。
- 毕良文张丽珍赵滑峰赵维勇田继红唐鹿群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盆腔放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盆腔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59例盆腔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自放疗开始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共21d。两组放疗间歇期白细胞低于2.0×109/L者均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放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及白细胞下降分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放疗后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有效减轻盆腔放疗患者的骨髓抑制。
- 唐鹿群张丽珍
- 关键词:盆腔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探讨
- 目的 观察调强适形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2例不能手术或不同意手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DF组(20例)和TP组(22例).DF组放疗联合DF方案化疗;TP组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
- 赵维勇张丽珍毕良文田继红唐鹿群赵滑峰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利用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结果 8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4年生存率分别为52.9%、26.2%、2.8%,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KPS评分、TNM分期、靶向治疗、治疗方式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治疗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KPS≥70分、能够耐受综合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当积极治疗,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者。
- 毕良文张丽珍时前军赵滑峰田继红赵维勇唐鹿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析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10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分析两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疼痛复发率。结果: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和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83.49%;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分别为治疗开始后(7.34±2.54)、(8.13±2.70)d;疼痛缓解维持时间分别为治疗结束后(8.39±4.67)、(6.89±3.90)个月;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6.43%、89.9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9%、43.12%;疼痛复发率分别为13.64%、31.51%。两组在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效果肯定,与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复发率低。
- 田继红王海静唐鹿群赵维勇毕良文邵彦彦刘燕赵滑峰张丽珍
- 关键词:骨转移癌三维适形放疗唑来膦酸
- 比亚芬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预防皮肤反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5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9例在第1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8例做常规放疗皮肤护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5.2%、34.5%、10.3%和17.9%、42.9%、39.3%;累积剂量25Gy时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5.0%和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芬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的程度,延缓损伤发生的时间。
- 唐鹿群赵维勇毕良文田继红张丽珍
-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比亚芬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2012年3月10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利用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结果: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4.3%、12.1%和1.8%,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KPS评分、组织学类型、靶向治疗、化疗周期大于2个、原发病灶控制情况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原发灶已控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KPS≥70分、原发灶已控是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者。
- 毕良文时前军张丽珍赵滑峰赵维勇唐鹿群邵彦彦田继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析
- 丹参酮ⅡA对低氧状态下食管癌Eca109细胞HIF-1 α表达及放射增敏性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低氧状态下食管癌Eca109细胞的HIF-1α表达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氯化钴(CoC12)模拟肿瘤细胞低氧微环境,培养食管鳞癌Eca109细胞,设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加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 (...
- 唐鹿群张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