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计武

作品数:59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艺术
  • 15篇文学
  • 7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艺术
  • 8篇艺术终结
  • 8篇美学
  • 7篇当代艺术
  • 5篇文学
  • 5篇先锋艺术
  • 4篇叙事
  • 4篇视觉
  • 4篇挪用
  • 4篇文化
  • 4篇文艺
  • 4篇现代主义
  • 3篇艺术界
  • 3篇艺术理论
  • 3篇殖民
  • 3篇身份
  • 3篇审美
  • 3篇视觉表征
  • 3篇自主性
  • 3篇文化工业

机构

  • 59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9篇周计武
  • 2篇周宪
  • 1篇熊海洋
  • 1篇闵学勤
  • 1篇马春晖
  • 1篇黄莎

传媒

  • 7篇文艺理论研究
  • 6篇艺术百家
  • 4篇文艺研究
  • 3篇文化研究
  • 3篇阅江学刊
  • 2篇学海
  • 2篇思想战线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艺苑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学术界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上海艺术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编的话
2018年
作为一种直面当代文化难题的知识生产方式,文化研究以理性的批判精神、突出的实践品格和客观的语境取向,渐渐得到中青年学者的青睐,成为当代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一方面,各种文化研究系、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学会纷纷成立;另一方面,相关的专题研究文章纷纷发表在不同学科的专业杂志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周宪周计武
关键词:文化研究主编知识生产方式当代文化中青年学者实践品格
谁创造了艺术?何以创造?
2015年
在三M党(Market/Museum/Media)日益统治艺术的时代,如果你依然为天价艺术品的炒作而惊愕,为伟大艺术家的陨落而悲伤,为先锋精神的消散而绝望的话,那就说明你依然沉浸在纯粹美学的理想、艺术信仰的虚构和天才艺术的神话之中,不能自拔了。
周计武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家
主编的话
2017年
我们生活在由各种符号建构的文化世界之中。正是文化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意识,让不同的个体在意义的生产和流通中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社会身份。文化的可塑性决定了文化研究议题的动态性与开放性。因此,我们不可能躲在书斋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进行象牙塔式的学理研究。
周宪周计武
关键词:主编文化世界文化塑造社会身份学理研究动态性
论当代艺术对消费符号的挪用:模拟
2015年
破解消费文化的迷梦是当代艺术必须要直面的时代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普遍采用的一种视觉表征策略就是挪用。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符号挪用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模拟。模拟是消费文化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表意方式。它通过符号之间的象征性交换和自恋式地编码来运作,具有结构上的自主性和"模型在先"的特点。如果说消费文化是对表象世界的模拟,那么当代艺术则是对模拟的模拟,即对"仿像"的模拟。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视觉形象的物化;二是视觉表意的表层化;三是视觉风格的混杂化。在一个审美过剩和符号泛滥的时代,当代艺术能否通过"模拟的模拟",释放审美批判的社会潜能,依然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周计武
关键词:当代艺术消费文化挪用
二十世纪艺术理论:从1914到1950年代
<正>本文主要讨论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四种艺术理论: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和柯林伍德(R.G.Collingwood)的艺术理论是模仿论和表现论哲学的继承者,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的艺术理论...
乔治·迪基周计武
文献传递
再论米勒的“文学终结论”被引量:2
2011年
希利斯.米勒是在现代西方的文化体制中反思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命运内在于现代性"终结"与"永恒"的辩证逻辑之中。在实然层面,现代西方文学观念在全球化电信时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知经验的变异、神圣边界的消失、文学魔法的失灵和文学权力的边缘化,都或多或少地暗示了文学存在的命运。在应然层面,文学和文学研究依然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它依然是理解修辞、比喻和讲故事艺术的必要手段,依然是文化自我建构、理解他性的必要方式。
周计武
关键词:文学终结论
底层叙事与身份想象(摘要)
在中国,那些社会上没有地位、经济上没有资源、文化上没有话语权的底层,基本上是由于经济社会体系的结构性转型造成的。不管是&quot;底层的书写&quot;还是&quot;书写底层&quot;,底层经验的任何表征都有一个叙事...
周计武
关键词:叙事叙事伦理
专题序言
2020年
人工智能与这个时代涌现出的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等新技术一道,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巨大变革的临界点。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制造业逐步被高度系统化、网络化以及个性化的生产链所代替,智慧化、智能化的工业制造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渐形成,全新的生产方式也重新界定了当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深度,继而产生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改造世界的创新活动,与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彼此交集,汇聚为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介入现代设计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展露出主导未来设计的信心,并产生不同以往的整体社会效应,为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世界各国立足于基础创新体制建设和顶层战略设计,通过对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运用,大力促进了设计创新和产业转型,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周计武
关键词:人工智能社会服务体系大数据智慧化物联网
文学批评的阐释伦理
2016年
强制阐释论揭示了近来西方文论自身所存在的巨大问题。这个问题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有其独特性。西方文论旅行到中国,也将强制阐释带入到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之中,并以更复杂的形式呈现出来。强制阐释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文化理论绕过文学的审美形式,忽略批评的德性基础。面对强制阐释,需要重申文学批评的阐释伦理,尊重审美形式的主体性,以正义和友爱的方式对待精神对象化的审美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充实和修正社会政治的道德根基。在符合德性的对话中,文学批评既能保持审美形式这种文学的本体属性,也使得这种审美形式向着社会政治功能开放。
熊海洋周计武
关键词:审美形式文化理论政治
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被引量:12
2016年
20世纪90年代的巴黎知识界爆发了一场"当代艺术之争"。批评者认为,当代艺术无原创、无规矩、无价值。辩护者认为,当代艺术是一种自由、多元、混杂的艺术。当代艺术之争事关当代艺术的危机。这种危机与其说是现代艺术表征模式的危机,不如说是现代美学阐释的危机。分析美学为理解和阐释当代艺术提供了合法化的框架,但过于简单化的艺术史视野和理论上的犬儒主义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美学的重构旨在让美学思考真正对当代艺术的审美、道德与政治难题提问,恢复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艺术经验与非艺术经验的连续性,让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
周计武
关键词:当代艺术美学阐释审美经验艺术经验艺术表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