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庆华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杂岩
  • 1篇早二叠世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三叠纪地层
  • 1篇蛇绿混杂岩
  • 1篇深水
  • 1篇深水盆地
  • 1篇石板
  • 1篇酸性岩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年龄
  • 1篇盆地
  • 1篇青藏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周庆华
  • 2篇朱迎堂
  • 2篇赵仁夫
  • 2篇孙南一
  • 1篇全守村
  • 1篇李文明
  • 1篇王育习
  • 1篇杨生飞
  • 1篇李建新
  • 1篇李建星
  • 1篇张汉文
  • 1篇贾全香
  • 1篇伊海生
  • 1篇侯岚

传媒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中早二叠世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报道了采自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硅质岩岩块中的放射虫化石。该放射虫组合包括Latentifistula cruxNazarov et Ormiston,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scalprataHoldsworth et Jones,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Ishiga,Pseudoalbaillellasakmarensis(Kozur)等。该放射虫组合属于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带,该带可以进行全球对比,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与可可西里、滇西等地的古特提斯放射虫组合一致,它指示了玉树早二叠世存在深水沉积盆地。
朱迎堂李建星伊海生贾全香赵仁夫孙南一张汉文周庆华
关键词:早二叠世放射虫深水盆地蛇绿混杂岩青藏高原东部
青海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之下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在2003年1∶25万玉树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之上,从而为确定西金乌兰-金沙江洋的封闭时代提供了确切的地层学依据,进一步证明了西金乌兰-金沙江带是华力西造山带。这一发现对认识古特提斯洋-陆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赵仁夫朱迎堂周庆华王满仓李建新孙南一
关键词:三叠纪地层角度不整合
甘肃北山石板井地区花岗岩成因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甘肃北山石板井地区隶属东天山古陆东延部分的北山中央古陆断隆构造带,由北山岩群构成古老变质结晶基底岩系。该岩群由具有TTG组合或灰色片麻岩和富铝孔兹岩系构成。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为(2 757±790)Ma,时代为太古代。侵入其内的中酸性岩获得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482.3±1.8)Ma^(422±47)Ma和(384.3±2.3)Ma^(332.1±6.8)Ma,分属于加里东期(奥陶—志留纪)和华力西期(晚泥盆—早石炭世)。岩石矿物组合及岩石化学成分揭示,两期岩体岩浆源区与北山岩群有一定相关性。岩石稀土总量较低,与I型花岗岩相似,成因可能为北山岩群的古老变质岩系重熔而形成花岗岩类,为一种后造山岩浆底侵隆升构造环境的产物。
王育习侯岚周庆华全守村李文明杨生飞
关键词:中酸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