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观茂
作品数:
10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淮南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赵师庆
淮南矿业学院
李贤庆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申家贵
中国科学院
刘德汉
中国科学院
盛国英
中国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天文地球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6篇
煤
5篇
镜质组
4篇
腐殖煤
2篇
荧光
2篇
煤矿床
2篇
煤岩
2篇
煤质
2篇
煤质特征
2篇
矿床
1篇
亚组
1篇
亚组分
1篇
液化
1篇
荧光法
1篇
荧光显微镜
1篇
生烃
1篇
生油
1篇
石油
1篇
子结构
1篇
显微镜
1篇
显微组分
机构
5篇
安徽理工大学
5篇
淮南矿业学院
2篇
江汉石油学院
1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10篇
吴观茂
9篇
赵师庆
2篇
李贤庆
1篇
盛国英
1篇
刘德汉
1篇
孙建中
1篇
申家贵
1篇
马安来
传媒
5篇
中国煤田地质
3篇
煤田地质与勘...
2篇
淮南矿业学院...
年份
1篇
1998
2篇
1997
2篇
1995
2篇
1994
3篇
1993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富氢镜质组型腐殖煤──生油煤的一种新类型
被引量:3
1995年
根据大量样品综合配套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太原组(C_2)富镜质组腐殖煤是一种新的煤型油源岩或生油煤。其特点是主要油源组分不是类脂组而是镜质组;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有少量类脂组“参与”的、主要由富氢镜质体构成的富镜质组腐殖型的生油煤。这种新型生油煤的发现和确定是“煤成烃”和“镜质组生油”领域的重要突破,具有全球性的科学与战略意义。
赵师庆
吴观茂
关键词:
腐殖煤
镜质组
应用荧光显微组分定量评价煤的生烃排烃潜力
被引量:5
1993年
在研究镜质组类型基础上,把富氢镜质组(荧光镜质体)作为有折扣的富氢显微组分(类脂组)对待,提出了利用荧光显微组分丰度——FMT 参数作为评价不同还原类型煤生烃、排烃的定量指标。煤岩学标志、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和热模拟实验产烃率数据为 FMT 值定量评价煤生烃排烃潜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赵师庆
吴观茂
李贤庆
关键词:
煤
生烃
荧光法判别镜质体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镜质组生油”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鉴别富氢镜质体与贫氢镜质体。通过原煤和镜质组样品热模拟液态烃产率与相对荧光强度的相关关系找出与达到生成、排出液态烃产率的要求值相对应的相对荧光强度界限值,并经热解分析的产油指数校验后,作为划分富氢与贫氢镜质体的定量界线和评价腐植煤生烃排烃潜力的另一个煤岩学定量标志。在一定的荧光测试条件下,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的富氢与贫氢镜质体相对荧光强度的界限值定为I546nm0.30%;I650nm0.46%。
赵师庆
吴观茂
关键词:
煤
荧光法
两种不同还原型腐殖煤的成烃潜力
被引量:2
1998年
应用煤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还原型腐殖煤的成烃潜力。较强还原型腐殖煤富含荧光镜质体,具较强的荧光性、较高的H/C原子比、较多的氯仿沥青和总烃、较大的热解生油潜量和较高的液态烃产率,均显著区别于较弱还原型腐殖煤。可见,较强还原型腐殖煤比较富氢,具有较高的成烃潜力,特别是生成液态烃的潜力。
李贤庆
马安来
吴观茂
赵师庆
陈纯芳
关键词:
腐殖煤
煤岩学
论“沉煤环境—成煤类型—煤质特征”概略成因模型——煤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是《实用煤相学》研究的另一篇论文,对组成不同煤相(Ⅰ1、Ⅰ2、Ⅱ和Ⅲ)的煤的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不同环境(煤相)决定了不同的成煤类型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煤型煤的显微组分(类脂组、镜质组和无机组分)组成和镜质组特征(荧光强度和反射率)的深入研究,划分出与四种煤相相对应的四种基本的类型:即强还原型腐泥煤或腐殖腐泥煤(Ⅰ1型)、强还原型腐泥腐殖煤或腐殖煤(Ⅰ2型)、较强还原型腐殖煤(Ⅱ型)和较弱还原型腐殖煤(Ⅲ型)。从而阐述了煤相与煤型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为进一步表述“沉煤环境(煤相)—成煤类型(煤型)—煤质特征(煤质)”这一概略成因模型奠定了基础。
吴观茂
赵师庆
关键词:
煤矿床
成煤
煤质特征
腐殖煤中镜质组—类脂组的过渡显微组分
被引量:3
1993年
应用煤岩学对强还原型腐殖煤系列样品(R_0=0.55%~1.01%)研究表明,它们含有较多的镜质组—类脂组过渡显微组分,这种组分的特征是:比基质镜质体反射率低,但荧光强度和生烃潜能较高。据显微特征可将其分为两种亚型——交织型和膨融型。它是荧光基质镜质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和强还原型腐殖煤生油的主要母质之一。
赵师庆
吴观茂
刘德汉
申家贵
盛国英
关键词:
腐殖煤
镜质组
煤
不同还原型腐植煤及其镜质组化学工艺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994年
鲁南和苏北煤田,在相同煤阶下,强还原型镜质组显微组分及由其组成的太原组煤比弱还原型镜质组显微组分及由其组成的山西组煤具有的较高的氢含量、挥发分产率和焦油产率、较强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及液化性能,从而论证了它们各自的煤质特征及合理利用途径。
吴观茂
赵师庆
关键词:
腐植煤
镜质组
论“沉煤环境—成煤类型—煤质特征”概略成因模型——煤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作者对所划分出的“三种四类”煤型的煤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由不同煤相决定的不同煤型制约着不同煤质的观点。研究认为:Ⅰ煤型煤为较好的低温干馏炼油煤和非常好的烃源岩;Ⅱ煤型煤为良好的炼焦煤或炼焦配煤和良好的烃源岩;Ⅲ煤型煤为较好~较差的炼焦配煤和较好~较差的烃源岩。通过揭示不同煤型所特有的煤质特征,阐明了煤型与煤质之间的成因联系,进一步论证了“沉煤环境(煤相)—成煤类型(煤型)煤质特征—(煤质)”这一概略成因模型的客观存在。
吴观茂
赵师庆
李贤庆
关键词:
煤矿床
煤质
腐殖煤镜质组的基本类型
1995年
通过对华北盆地滨海和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石炭二叠系(晚石炭太原组C2和旱二叠世山西组P1^1)腐殖煤的镜质组单组分样品的煤岩学、有机地球化学、煤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分子化学结构等参数的详细分析确认,研究区腐殖煤的镜质组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即富氢镜质体(I型)和贫氢镜质体(Ⅱ型)。
赵师庆
吴观茂
关键词:
煤岩
腐殖煤
荧光显微镜
镜质组
镜质组亚组分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意义
1993年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煤中镜质组及其液化产物,目的在于研究镜质组结构对液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还原型镜质组的液化性差别在于其化学结构上的差别。
吴观茂
孙建中
赵师庆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石油
液化
分子结构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