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虎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肾癌
  • 2篇肾实质
  • 2篇手术
  • 2篇随访
  • 2篇尿路上皮
  • 2篇尿路上皮癌
  • 2篇前列腺
  • 2篇肿瘤
  • 2篇浸润型
  • 1篇蛋白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阻断
  • 1篇血红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吴海虎
  • 9篇吕家驹
  • 7篇丁森泰
  • 5篇丁克家
  • 4篇孙亮
  • 4篇刘钊
  • 4篇牛志宏
  • 3篇孙鼎琪
  • 2篇李加美
  • 1篇张彤
  • 1篇孙慧
  • 1篇邢乃栋
  • 1篇毕东滨
  • 1篇赵鹏
  • 1篇宿敬然
  • 1篇解放
  • 1篇王建伟
  • 1篇宁豪
  • 1篇王玉秋
  • 1篇赵继明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2013中国...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超声辅助下行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下孤立肾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以及确定肿瘤切缘的作用。方法:回顾2004~2011年先天性或获得性孤立肾肾细胞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资料,共7例术中采用超声多普勒确认肾段动脉阻断效果,并对肿瘤包膜边缘行超声检测从而进一步确定肿瘤切缘。术后1个月、6个月以及1年随访对比术前肾功能变化,并规律随访患者预后至今。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超声引导检测下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5例,另2例采用单纯肾动脉干阻断下手术,术中超声发现肿瘤可疑卫星灶2例并指导切缘。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平均随访45.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术中超声辅助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孤立肾肾癌的理想方法,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切除和肾功能保护。
解放丁森泰牛志宏吕家驹丁克家孙鼎琪吴海虎
关键词: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超声肾动脉阻断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以肾实质浸润为主的肾盂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且诊断困难,本研究探讨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8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43~78岁,平均64岁.左侧3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
吕家驹丁森泰吴海虎李加美刘钊丁克家
肾上腺区肿瘤61例诊治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1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肿瘤病人临床资料,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61例病人中肾上腺来源肿瘤47例,非肾上腺来源腹膜后肿瘤14例。所有病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3例病人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另有4例病人术后复发,3例再次手术,至今均存活。结论肾上腺区肿瘤病理来源丰富,影像学检查是术前主要诊断依据,充分的术前准备下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定期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刘钊吕家驹丁克家吴海虎孙亮丁森泰
关键词:随访预后
蛇毒血凝酶膀胱冲洗及灌注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止血的疗效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膀胱冲洗及灌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的止血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筛选后69例接受TURP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常规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其中膀胱灌注组20例,蛇毒血凝酶6 U加入生理盐水60 mL术后膀胱保留灌注20 min,2次/d,共3 d;膀胱冲洗组23例,蛇毒血凝酶1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膀胱冲洗,2次/d,共3 d;其余26例患者为对照组,仅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记录3组患者术后前3天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间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患者无明显凝血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膀胱灌注组、膀胱冲洗组术后3 d总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膀胱灌注组与冲洗组之间术后前3 d总出血量和每天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蛇毒血凝酶局部用药能有效减少TURP术后出血,安全性好。
丁森泰赵鹏吕家驹邢乃栋牛志宏孙慧吴海虎孙鼎琪
关键词:蛇毒血凝酶膀胱冲洗膀胱灌注
肾癌合并肾静脉瘤栓行肾部分切除术一例报告
2018年
患者,男,52岁。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于2017年6月13日入院。既往史:精神分裂口症10年,平时服用氯丙嗪、奥氮平治疗,病情稳定。查体:腹部平坦,左侧腰部触及一直径5cm肿物,质韧,活动性差,左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1g/L.
逯小飞何维吴海虎牛志宏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无痛性肉眼血尿肾癌血红蛋白既往史氯丙嗪
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为主的肾盂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8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43~78岁,平均64岁;左侧3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3.0~8.5cm,平均5.2cm。TNM分期为Ⅲ期2例,Ⅳ期6例,G2级2例,G3级6例。结果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肾输尿管全切+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肾切除术4例,且1例行肾上腺切除+腔静脉取瘤栓术。术后病理均为尿路细胞癌,伴鳞状分化2例。侵犯肾包膜或肾周脂肪6例,肾门淋巴结转移4例,输尿管浸润3例,下腔静脉癌栓并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合并膀胱癌1例。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6例死亡,平均存活9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13个月及4年。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早期影像学诊断困难,易发生浸润及转移,预后差。积极的手术探查对明确诊断、争取更好预后有重要意义。
刘钊丁森泰吴海虎李加美孙亮丁克家牛志宏毕东滨宿敬然吕家驹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手术预后
肾上腺区肿瘤诊治分析(附61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自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61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预后情况.其中41例(67%)行腹腔镜手术,肿瘤...
丁森泰刘钊吕家驹吴海虎丁克家孙亮
关键词:随访预后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及影像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该疾病特征与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平均56.8岁(33~69岁)。4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分别因高血压与腹部不适就诊。血压升高者4例,其中2例有阵发性血压波动史。术前仅1例行MRI增强扫描后诊断为血管瘤,其他术前诊断包括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腺瘤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4.2 cm(2.0~7.1 cm)。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4~130个月),肿瘤无复发,仅2例阵发性血压波动病史的患者术后高血压明显缓解。结论ACH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临床症状隐匿,部分患者可有腹部不适和阵发性血压波动。影像学延迟不均匀向心性强化可视为其特征表现,平扫点状钙化、边缘结节状强化可辅助诊断。体积较大的ACH需要与嗜铬细胞瘤相鉴别,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充填速度可作为重要鉴别点。CT与MRI技术相结合,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腹腔镜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宋钰峰宁豪姚志刚吴海虎吴海虎吕家驹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高血压影像
体外冲击波治疗≥2cm肾结石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2cm肾结石的疗效。收集2007年7月~2016年8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ESWL治疗肾结石≥2cm患者518例,对ESWL术后3个月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后3个月总净石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3%和71.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肾结石的数目、形状、位置、表面积和密度与ESWL的效果均显著相关(P<0.05)。对于结石表面积低于400mm2而且KUB平片确诊为低密度的结石,有效的结石治愈率为92.0%,净石率为90.6%。对于表面积<400mm2且密度小于第12肋骨密度的肾结石,即使最大径超过2cm,ESWL是首选治疗方式。
赵继明尹庭海王建伟王玉秋徐春璐吴海虎
关键词:肾结石表面积X-射线ESWL
前列腺癌治疗的争议
前列腺癌近几年在中国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即超出前列腺囊但没有远处转移的证据(T3-4,N,M0或T1-2,Nt,M0),其具有极高的转移和死亡的风...
孙亮丁森泰吴海虎吕家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