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楠

作品数:39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肿瘤
  • 16篇免疫
  • 16篇病理
  • 11篇细胞
  • 11篇临床病理
  • 10篇组织化学
  • 10篇免疫组织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 8篇病理分析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免疫组化
  • 4篇预后
  • 4篇肉瘤
  • 4篇上皮
  • 4篇神经内分泌
  • 4篇神经内分泌肿...
  • 4篇染色
  • 4篇细胞肿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机构

  • 30篇南京军区南京...
  • 9篇南京大学
  • 2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 1篇淮南市新康医...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作者

  • 39篇吴楠
  • 17篇王璇
  • 13篇石群立
  • 12篇马恒辉
  • 12篇魏雪
  • 11篇饶秋
  • 10篇余波
  • 10篇章如松
  • 9篇周晓军
  • 6篇陆珍凤
  • 5篇沈勤
  • 5篇夏春
  • 5篇程凯
  • 4篇吴波
  • 3篇姜少军
  • 3篇彭李博
  • 3篇夏秋媛
  • 3篇马捷
  • 3篇时姗姗
  • 3篇李锐

传媒

  • 10篇临床与实验病...
  • 8篇诊断病理学杂...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教育进展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5例原发于女性生殖道PNET的临床资料,应用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FISH)检测EWSR基因易位。结果 5例患者年龄25~79岁,其中发生于子宫2例,卵巢、外阴、阴道各1例。5例PNET肿瘤大小不等,结节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境界清。肿瘤实质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嫩,呈鱼肉样,可见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组织呈片状、条索状分布,瘤细胞体积小,大小较一致,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少,核圆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分裂象多见,脉管内可见癌栓。免疫表型:CD99均阳性(5/5),vimentin均阳性(3/3),Syn阳性(4/5);其中3例检测有EWSR易位信号。随访:2例术后约1年复发死亡,1例无病生存,2例失访。结论 PNET原发于女性生殖系统罕见,在镜下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符合可以诊断,结合EWS-FLI-1融合基因可用于PNET确诊。早期明确诊断、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由于该肿瘤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转移,其长期生存率低,总体预后差。
卢沭雄王璇周晓蝶吴楠王建军王海石群立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中12p获得的情况,探讨其在PMGCTs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3例PM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PMGCTs的免疫表型,应用FISH法检测肿瘤的12p获得情况。结果 3例PMGCTs均为男性,年龄22~24岁。CT示前纵隔占位,例3肿瘤广泛累及肺部。患者血清AFP和(或)β-hCG升高。2例肿瘤组织形态表现为单一精原细胞瘤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免疫表型:SALL4、PLAP均阳性,其中精原细胞瘤成分表达CD117、OCT4,卵黄囊瘤表达AFP,胚胎癌表达CKpan、CD30。例3肿瘤分化差,免疫抗原显著丢失。FISH检测3例PMGCTs均存在i(12p)信号。结论 青春期后非纯畸胎瘤PMGCTs发生12p获得,FISH检测纵隔肿瘤存在i(12p),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价值。
沈勤吴楠李锐魏雪陆珍凤夏秋媛饶秋周晓军
关键词:纵隔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荧光原位杂交
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MGCTs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分子改变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6例PMGCTs患者年龄9~48岁(平均29.1岁),以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76.8%,43/56)。青春期前患者3例,均为成熟性畸胎瘤。青春期后PMGCTs共53例,包括40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卵黄囊瘤、5例精原细胞瘤、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3例恶性PMGCTs均为男性,27例女性患者均为良性畸胎瘤。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与性腺生殖细胞肿瘤一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各成分均存在等臂12p,而成熟畸胎瘤不发生等臂12p。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恶性GCTs术后辅助化疗。无论是青春期前还是青春期后的成熟性畸胎瘤切净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10年)。青春期后PMGCTs(非成熟性畸胎瘤)均恶性,含卵黄囊瘤或胚胎癌成分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MGCTs罕见,多为成熟性畸胎瘤,恶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后男性。FISH检测12p异常可以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预后。
采丽章如松时姗姗吴楠陆珍凤石群立饶秋沈勤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纵隔荧光原位杂交
SATB2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病理诊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SATB2是一种核基质相关的转录因子,主要负责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也表达在下消化道的腺上皮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SATB2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高度特异性表达,故该标记物有辅助诊断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的作用。此外,SATB2也是结肠腺癌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记,也可以用于鉴别诊断不明来源的腺癌。
程凯吴楠石群立
关键词:结肠癌成骨细胞分化
横纹肌瘤样间叶性错构瘤1例
2014年
患者男性,32岁。发现颏部皮肤乳头状隆起3年。全身其他部位皮肤及黏膜未见类似病变,血、尿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本院以颏部皮肤隆起性病变收治,完成各项检查后行病变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带皮肤组织1块,大小1.2 cm×1 cm×0.5 cm,皮肤面积1.2 cm×0.5 cm,皮肤表面中央见一息肉样隆起,直径0.3 cm,切面灰白色、质中。镜检:低倍镜下见肿瘤显示息肉样外观,表皮完整。肿瘤成分大部分位于真皮网状层,为交叉呈束状的成熟骨骼肌纤维,
吴楠魏雪余波陆珍凤周晓军吴波
关键词:皮肤肿瘤病例报道
外耳道、中耳血管周细胞瘤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是起源于小血管Zimmerman周细胞的一种较为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均需术后病理检查.HP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发生于外耳道及中耳者罕见报道.我科收治一例发生于外耳道、中耳的HP患者,报告如下.
吴明海吴楠程友
关键词:血管周细胞瘤外耳道中耳血管外皮细胞瘤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检查
可靠量子计算机模型及体系结构的研究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为有效解决计算中的难解问题而苦苦求索。目前的经典计算机面对许多问题显得渺小而无助,因此人们寻找新的计算模型和新的高效计算机的努力显得恢弘而伟大。20世纪末量子计算的提出和量子计算机模型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的...
吴楠
关键词:体系结构量子纠错编码量子计算机
H3.3 G34W突变抗体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H3.3 G34W突变抗体在骨巨细胞瘤(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GCTB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01年6月至2019年4月诊断的83例GCTB、1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3例软骨母细胞瘤和28例骨肉瘤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3.3 G34W突变抗体和p63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GCTB中,69例(69/83)显示H3.3 G34W阳性,阳性率为83.1%,H3.3 G34W染色仅见于单核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呈弥漫强阳性表达。H3.3 G34W在57例发生于长骨的GCTB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6.5%(55/57),而在26例发生于非长骨的GCTB中阳性率仅为53.8%(14/26)。所有复发(9/9)或转移性GCTB(2/2)、denosumab治疗后GCTB(3/3)、原发性恶性GCTB(3/3)和继发性恶性GCTB(5/5)均为H3.3 G34W阳性。所有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软骨母细胞瘤均为H3.3 G34W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28例骨肉瘤中,H3.3 G34W的阳性率为10.7%(3/28)。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唯一表达H3.3 G34W的组织学亚型。p63在71.1%(59/83)的GCTB中表达,而在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和骨肉瘤中的阳性比例分别为3/18、43.5%(10/23)和21.4%(6/28)。H3.3 G34W突变抗体在GCTB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5.7%。结论H3.3 G34W突变抗体是诊断GCTB高度灵敏和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与具有相似形态学的骨肿瘤的鉴别。该抗体的局限性是少数存在G34突变但不是G34W突变的GCTB不能被检测出。骨肉瘤中H3.3 G34W突变蛋白的偶然表达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诊断难题,该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需谨慎解释。
王璇吴楠章如松魏雪吉荣浩马恒辉周晓军饶秋
关键词:骨肉瘤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2016年
本文回顾了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干部一科1例不一致性淋巴瘤高龄患者的诊治。患者于1987年以左侧腮腺区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1988年行左侧腮腺区淋巴结活检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小B细胞性淋巴瘤,先后进行了50个疗程的“COP、OP”方案化疗及短期局部放疗。2014年出现咽喉部不适,行会厌部取检,诊断为间变性淋巴瘤酶( 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最终诊断为不同时发生的不一致性淋巴瘤。不一致性B细胞和T细胞性淋巴瘤非常罕见,取每一个病变部位作活检有助于避免漏诊,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杨翔张瑗刘瑜吴宁万文辉王璇吴楠翟勇平
关键词:B细胞性淋巴瘤
SS18-SSX融合特异性抗体和C-末端SSX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SS18-SSX融合特异性抗体和C-末端SSX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13年8月至2020年12月诊断的51例经分子检测证实的滑膜肉瘤和94例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S18-SSX和C-末端SSX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滑膜肉瘤中,48例(48/51)显示SS18-SSX强和弥漫的细胞核表达,阳性率为94.1%;而在94例非滑膜肉瘤肿瘤中均为阴性。C-末端SSX在所有滑膜肉瘤(51/51)中均为强和弥漫的细胞核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94例非滑膜肉瘤肿瘤中有6例(6/94,6.4%)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包括2例平滑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和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SS18-SSX诊断滑膜肉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100%;而C-末端SS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3.6%。结论SS18-SSX融合特异性抗体和C-末端SSX抗体均为诊断滑膜肉瘤高度灵敏和特异的标志物,可以替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或其他分子病理检测用于绝大多数滑膜肉瘤的诊断。
王璇程凯吴楠李锐陈辉马恒辉饶秋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免疫组织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