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海涛

作品数:18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腹针
  • 7篇急性
  • 6篇疗效
  • 6篇急诊
  • 6篇腹针治疗
  • 5篇眩晕
  • 5篇颈性
  • 5篇颈性眩晕
  • 5篇急性发作
  • 4篇针刺
  • 4篇针疗
  • 4篇针疗法
  • 4篇腹针疗法
  • 3篇针刺止痛
  • 3篇止痛
  • 3篇起效时间
  • 2篇血性
  • 2篇益气
  • 2篇益气活血
  • 2篇益气活血法

机构

  • 17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7篇吕海涛
  • 14篇罗翌
  • 5篇金晓阳
  • 3篇邓庆平
  • 3篇朱德才
  • 3篇胡聪
  • 2篇叶烨
  • 1篇杜耀民
  • 1篇向松涛
  • 1篇何宜斌
  • 1篇黄威
  • 1篇刘擎
  • 1篇李际强
  • 1篇程善廷
  • 1篇薄智云

传媒

  • 2篇新中医
  • 2篇第三届腹针国...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针疗法在急诊的运用被引量:3
2010年
急性痛症是急诊常见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急性、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的困难。临床止痛方法各有利弊,急诊止痛是在不造成误诊的前提下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中,针刺止痛是急诊科最适宜的方法。腹针疗法以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依从性好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急诊。
罗翌吕海涛
关键词:腹针疗法急诊外科疗法
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变化的角度,探讨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第一阶段的24例患者(治疗组14例...
吕海涛罗翌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缺血性中风脑保护
文献传递
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含水量, 脑梗死区域重量等指标变化的角度,探讨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用血管内直接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大鼠脑梗塞模型,将...
吕海涛罗翌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缺血性中风脑保护
文献传递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67例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即刻疗效,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对照组选用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
金晓阳刘擎黄威吕海涛罗翌
关键词:腹针即刻疗效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41例临床观察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为颈性眩晕急性发作腹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筛选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急诊门诊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病例资料,患者均采用腹针颈性眩晕方:中脘(D...
金晓阳吕海涛邓庆平胡聪朱德才罗翌
关键词:腹针疗效起效时间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针刺止痛在急诊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针刺疗法在急诊中的应用,并具体阐述了运用腹针治疗急性腰痛、急性肠炎腹痛和痔疮疼痛,运用平衡针治疗腰痛和肾绞痛的临床体会。
罗翌吕海涛
关键词:急诊
文献传递
试谈薄氏腹针疗法与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被引量:47
2008年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后天经络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薄教授根据全息理论特点,认为腹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位相关联的信息,提出神阙经络系统即先天经络系统的理论,并指出这一系统对脏腑及全身调节的规律,有着自身特点,治疗人体疾病也有广泛的适应症和很好的临床疗效。
罗翌吕海涛叶烨薄智云
关键词:腹针疗法脏腑经络
在呼吸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针刺百会穴的疗效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索参附注射液联合针刺百会空在呼吸心脏骤停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以我院抢救的呼吸心脏骤停患者110例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新版心肺复苏指南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并联合平衡针,采用Utstein模式进行登记,观察并记录复苏成功后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计算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成活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现场复苏成功率分别为43.3%和12.0%,成活出院率分别为5.0%和0。治疗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成活出院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方面,治疗组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12 h、1 d和3 d这3个时间点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1 h、3 h、6 h这3个时间点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方面,治疗组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1 h、3 h、6 h、12 h、1 d5个时间点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3 d时间点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的心肺复苏中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及平衡针,可以明显提高呼吸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成活率。
吕海涛杜耀民
关键词:心脏骤停参附注射液平衡针百会穴
腹针疗法在急诊的运用
@@急性痛症是急诊常见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急性、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的困难。临床止痛方法各有利弊,急诊止痛是在不造成误诊的前提下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中,针刺止痛是急诊科最适宜的方法。...
罗翌吕海涛
关键词:腹针疗法急诊科
文献传递
针刺止痛在急诊中的应用
腹针治疗腰痛(腰椎病、急性腰扭伤、腰突症)31例一、临床资料:31例腰痛患者(腰椎病、急性腰扭伤)性别:男17例,女1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小时;诊断:腰椎病19例,腰扭伤9例,腰突症...
吕海涛罗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