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晞

作品数:14 被引量:15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语言文字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粮食安全
  • 2篇英语
  • 2篇生态
  • 2篇属格
  • 1篇隐含意义
  • 1篇有机农业
  • 1篇语义
  • 1篇语义成分
  • 1篇韵调
  • 1篇载力
  • 1篇声韵
  • 1篇声韵调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经济区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法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机构

  • 14篇南昌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吕晞
  • 4篇姚成胜
  • 3篇黄琳
  • 1篇史利江
  • 1篇罗海平
  • 1篇朱鹤健
  • 1篇王圣云
  • 1篇刘耀彬
  • 1篇段敏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经贸实践
  • 1篇宁波职业技术...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江西省语言学...
  • 1篇江西省语言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部地区企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两个概念的有机融合。基于企业区域竞争力的双重内涵和属性,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构建以"环境-能力-潜力"为核心的"三大构件、六项指征","三位一体"的企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对中部六省"十一五"时期企业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部地区企业区域竞争力发展问题和提升对策。
吕晞
关键词:竞争力
粮食主产区的产量结构、增长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80—2013年间粮食产量在稻谷、玉米、小麦和其它作物的结构、区位、竞争力优势、增长效益及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部分粮食主产省存在着粮食产量增长潜能降低、粮食主体功能地位削弱以及粮食结构"去口粮"化的严峻形势。新的增长性作物尽管产量已居主导地位,但增量结构优势不突出。粮食主产区间的结构效益、竞争力效益和综合效益差距显著,非均衡性问题突出。粮食产能缺乏持续的稳定性,相对于粮食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产能的制约影响更大。
罗海平吕晞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福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73
2009年
应用谢高地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95~2005年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和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人口数、GDP和城市化水平三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①1995年以来福建省耕地、林地、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而园地、建设用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由于前者大于后者,因而导致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降低;②福建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总人口数、GDP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压力和负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代价而获得的,1995—2005年其大小平均为0.697×10^8元/年;③福建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3个因素均缺乏敏感性;结合系统科学的观点,在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复合系统的序参量,对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予以更大的重视。相对来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人口增长最为敏感,其次为城市扩展,而对经济发展的敏感性最弱。11年来福建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总人口、GDP、城市化水平的敏感性程度分别增加了24.45倍、39.67倍和23.67倍,表明在获取相同社会经济发展份量时,逐年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在急剧升高。
姚成胜朱鹤健吕晞刘耀彬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敏感性
英语属格中体现出的可别度领先原理
本文首先对英语属格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进而从逻辑的角度,通过采用"可别度领先原理"对这三种格式进行解释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即:’s结构可别度>of结构可别度>双重属格可别度。
吕晞
关键词:英语
文献传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昌九工业走廊生态承载力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法
2012年
采用生态足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经济最发达、生态最脆弱的昌九工业走廊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2.34548 ha/人),其中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生态赤字尤为严重,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从整体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圈进行优化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轻工业密集区的生态压力。
吕晞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昌九工业走廊
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37
2014年
为揭示1990-2011年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能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将耕地利用集约度分解为生产要素集约度和复种指数2个指标的乘积,剖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膜、劳动力等五大生产要素集约度和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1年,包括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和农膜4种生产要素的工业辅助能集约度呈线性增长趋势,而劳动集约度则呈现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1996年工业辅助能集约度在生产要素集约度中所占比例首次超过50%,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期间复种指数增长率为0.1794,其对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996年劳动集约度高的主要是处于传统农业生产阶段中的西部农业省份,而工业辅助能集约度高的大都是初步或基本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或工业基础好的省份;1996-2008年,沿海经济发达区、西部地区和部分粮食主产区劳动集约度下降幅度较大而工业辅助能集约度上升幅度大;1996-2008年,复种指数下降是导致南方水稻主产区耕地利用集约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绝大多数北方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增长也主要是由于复种指数的增长。
姚成胜黄琳吕晞段敏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能值
“把”字句的一种特殊隐含意义
吕晞
文献传递
英语属格中体现出的可别度领先原理
吕晞
文献传递
九江市浔阳区方言中的赣方言成分研究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结合部的南岸,是江西的北大门。长期以来,九江浔阳区方言都是毫无异义地划入江淮官话区,但是随着和周边邻近方言区,尤其是赣方言区进行各个方面的交流渗透势必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也将最先体现在语言上。本文试图...
吕晞
关键词:赣方言江淮官话声韵调同音字表方言词汇
文献传递
河南省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分析了其在1991-2008年期间的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系数,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南省粮食消费总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61%,高于同期粮食产量平均增长速度0.15%;其中口粮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并呈略微下降的趋势;(2)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饲料粮和工业粮消费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7.94%和12.06%,分别为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的2.20倍和3.34倍;2004年之后饲料粮消费量首次超过口粮消费量,成为粮食消费的最大主体;(3)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食品工业是河南省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产业,今后一段时间河南省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必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将对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4)研究期内,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系数经历了下降、波动、下降和快速上升四个发展阶段,其平均值为4.43%,表明18年来河南省不但维护了人口大省自身的粮食安全,而且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显著贡献。
姚成胜黄琳吕晞
关键词:粮食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