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晓慧 作品数:8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和微乳液共聚合研究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methylDiallylAmmoniumChloride,DMDAAC)和丙烯酰胺(Acylamide,AM)为反应单体,以煤油为分散介质,在反相乳液和反相微乳液两种环境中进行了P(DMDA... 司晓慧关键词: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 微乳液聚合 电导率 特性黏度 粒径分布 文献传递 一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微乳液外观为透明或半透明状低黏度微胶乳,平均粒径为50~80nm,可长期放置不分层,使用乙醇、丙酮进行常规提取后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特性黏度为200~600ml/g。... 岳钦艳 司晓慧 高宝玉 王晓娜 李春晓 王元芳文献传递 DMDAAC-AM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聚合 被引量:5 2008年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体系,煤油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电导法和目测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乳化剂的亲水疏水平衡(HLB)值、水相单体浓度和配比、电解质、温度和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体系稳定性和水相增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LB为7.70、水溶液中单体浓度为60%、DMDAAC/AM摩尔比为0.2、水相中甲酸钠浓度为1.25%时,体系的电导率变化较为平稳,增溶水量也较多,温度的升高对体系的稳定性有反作用.对该体系进行聚合,可得到澄清稳定的聚合物微胶乳.比较聚合前后体系的粒径分布发现,聚合物粒子的体积明显增大,表明聚合过程符合单体扩散和胶束碰撞两种机理. 岳钦艳 司晓慧 高宝玉 王晓娜 王元芳 李春晓 倪寿清关键词:反相微乳液聚合 电导率 粒径分布 分散聚合法合成纳米有机阳离子聚合物PDMDAAC-AM 被引量:9 2007年 Cationic copolymer acrylamide-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P(AM/DMDAAC)] was synthesized from acrylamide(AM)and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DMDAAC)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The structures of polymers synthesized in different systems of dispersion were determined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thanol-H2O was the best system of dispers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PDMDAAC-AM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various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and Zetasizer 3000H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cationic PDMDAAC-AM synthesized in the ethanol-H2O system of dispersion was within the range of nanometer,and the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emulsion state was helpful to dissipation of reaction heat. 王晓娜 岳钦艳 高宝玉 于慧 张升晓 孙逊 解建坤 司晓慧关键词:分散聚合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阳离子 疏水缔合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 被引量:45 2009年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DAAC-BA))絮凝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P(AM-DMDAAC-BA)絮凝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AM-DMDAAC-BA)絮凝剂中阳离子单体(DMDAAC)含量和疏水单体(BA)含量、特性黏数、投加量对含油废水除油效果的影响,并与其他有机絮凝剂的除油效果进行了比较。FTIR和1HNMR表征结果显示,AM,DMDAAC,BA3种单体已参与聚合;在x(DMDAAC)=20.0%~50.0%、x(BA)为2.0%左右、特性黏数为500~700mL/g时,P(AM-DMDAAC-BA)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较好的除油效果;当x(DMDAAC)=24.3%、x(BA)=2.0%、特性黏数为636mL/g、投加量为50mg/L时,除油率可达93.4%;与其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P(AM-DMDAAC-BA)絮凝剂具有优异的除油效果。 岳钦艳 李春晓 高宝玉 杨忠莲 卢磊 司晓慧关键词:疏水缔合 含油废水 一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微乳液外观为透明或半透明状低黏度微胶乳,平均粒径为50~80nm,可长期放置不分层,使用乙醇、丙酮进行常规提取后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特性黏度为200~600ml/g。... 岳钦艳 司晓慧 高宝玉 王晓娜 李春晓 王元芳文献传递 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AM)的分散聚合制备初探 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乙醇-水体系中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methyl diallyl ammoniumchloride,DM-DAAC)和丙烯酰胺(acylamide,AM)的共聚物P(DMDAAC-AM)。研究了醇水质量比、单体质量分数、单体的物质的量比、引发剂用量、引发温度、EDTA等因素对聚合物的转化率和特性黏度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镜对产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在醇水质量比为1:1、单体质量分数为40%、DMDAAC与AM物质的量比为2:8、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其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0.04%)引发温度为40℃的条件下,得到特性黏度为94.77(cm3/g)、易分离提纯、溶解迅速的产品。 司晓慧 岳钦艳 高宝玉 王晓娜 魏锦程 卢磊关键词:分散聚合 转化率 特性黏度 疏水缔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方式,使用氧化还原体系(K2S2O8-Na2S2O3)与热分解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得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丁酯共聚物P(AM-DMDAAC-BA);探讨了合成条件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并对聚合物的相关性质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引发体系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制备P(AM-DMDAAC-BA)的最佳条件为:复合引发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配比为m(Na2S2O3)∶m(K2S2O8)∶m(AIBN)=1.0∶2.0∶1.0,反应单体的物质的量配比为n(AM)∶n(DMDAAC)∶n(BA)=68.6∶29.4∶2.0,引发剂、表面活性剂、尿素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0.15%、2.0%、2.5%.IR光谱图证明AM、DMDAAC、BA三种单体已参加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絮凝效果表明,P(AM-DMDAAC-BA)对含油污水具有显著的除油效果. 李春晓 岳钦艳 卢磊 高宝玉 杨忠莲 司晓慧 倪寿清 王元芳关键词:疏水缔合 复合引发体系 丙烯酰胺 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