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飞文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中国经济
  • 1篇新经济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改组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经济区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生产率
  • 1篇时间序列
  • 1篇私有
  • 1篇私有化
  • 1篇综合竞争实力
  • 1篇综合生产率
  • 1篇绿色产业集群
  • 1篇经济区
  • 1篇经济学
  • 1篇经济学发展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战
  • 1篇经济战略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广播电视...

作者

  • 6篇叶飞文
  • 1篇李常青
  • 1篇王正环

传媒

  • 2篇发展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福建论坛(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
叶飞文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综合生产率
文献传递
中国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中国经济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生态型式。通过对中国经济区发展水平比较分析、对中国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比较分析,得出各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及其在全国的地位,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探寻重要的经济区支撑体系。
叶飞文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
对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再认识被引量:3
2002年
目前 ,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问题上 ,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其中 ,一些观点有利于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从总体上和质量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而另一些观点则有失偏颇。因此 ,我们应权衡利弊 ,采取合适、有效的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方式。
叶飞文
关键词: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产权股份化私有化
论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2002年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生产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结果 ,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财富创造的实体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与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财富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分配必须同财富分配结合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应该由劳动者和其他参与的生产要素分享。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产权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分配关系是由产权制度而非劳动或价值创造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关系 ,在产权存在的社会制度中 ,分配有二重性 ,一方面各生产要素有权凭要素所有权获得对财富分配的索取权 ;另一方面 ,有权参与生产中人类劳动凝结的分配 ,这是合法收入 ,不是剥削 ,也不是萨伊要素价值认为的生产要素具有生产性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范畴 ,要与时俱进地科学拓展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概念 ,在此社会主义劳动内核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叶飞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财富
构建福建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4
2008年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福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为实现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探讨了构建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设计思路与原则,研究了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并围绕绿色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王正环叶飞文李常青
关键词:绿色产业集群指标体系
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经济学上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1、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从5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经济腾飞的30年。日本经过技术引进、综合创造、技术创新,由落后于西方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成为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叶飞文
关键词:经济学新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