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球
- 作品数:71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Pd含量对Mg-Ni合金相形成及贮氢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了Mg-54·7%Ni-x%Pd(x=0、3、10,质量百分比)贮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贮氢性能测试,研究了Pd含量对Mg-Ni合金相形成及贮氢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在0·30MPa的氩气气氛下球磨30h后,粉末没有形成合金相;但在523K吸氢时,Mg-54·7%Ni-x%Pd(x=0,3)与氢气反应均生成了大量的Mg2Ni H4,而Mg-54·7%Ni-10%Pd的氢化物中大部分为MgH2,只形成了少量的Mg2Ni H4。贮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在473K无需活化即可吸氢;同Mg-54·7%Ni-x%Pd(x=0,10)相比,Mg-54·7%Ni-3%Pd吸放氢速度最快,可逆贮氢容量最大(2·82%,质量百分比)。
- 叶小球桑革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MG-NI合金PD
- Pd_(71.5)Cu_(12)Si_(16.5)金属玻璃的氢相关性能(英文)
- 2018年
- 通过电弧熔炼、铜辊甩带的方法制备了Pd_(71.5)Cu_(12)Si_(16.5)金属玻璃的宽带样品。通过常规X射线衍射仪和短波长X射线应力分析仪的X射线衍射谱确定了样品的完全非晶态结构。在室温、100kPa压力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了多次的吸、放氢循环实验。经过10次以上的循环后,样品没有发生破坏,表现出良好的抗氢脆性能。通过气体直接渗透的方法进一步测试了Pd_(71.5)Cu_(12)Si_(16.5)金属玻璃及其同成分晶态合金的氢渗透性能。在金属玻璃的过冷液相区温度范围内,其氢渗透率明显高于晶态相,这一结果由金属玻璃在该区间内的等温保持引入了更多的自由体积进行解释。
- 杜晓清叶小球张桂凯任清波
- 关键词:金属玻璃非晶态材料X射线衍射氢脆
- 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球形SiO_(2)-Al_(2)O_(3)载体的可控制备及其载钯材料的吸/放氢循环性能
- 2023年
- 采用模板剂-SiO_(2)联用改性并通过油柱成型法制备系列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的球形SiO_(2)-Al_(2)O_(3)载体。600和1050℃焙烧后的载体经表征分析可知,模板剂的加入大幅度提高球形Al_(2)O_(3)的抗压碎强度,其中5%模板剂添加量时抗压碎强度增加了93.11%,且SiO_(2)的加入可有效降低球形Al_(2)O_(3)的堆密度并增大孔容。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联用改性所制备的载体具有0.38 g·cm^(-3)的低堆密度及41.67 N·particle-1的高抗压碎强度,其平均孔径达到23.49 nm,孔容为1.00 cm^(3)·g^(-1),同时具备低密度和高强度两个难以兼容的基本特征。以改性Al_(2)O_(3)为载体,采用分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高Pd负载量的氢同位素分离材料Pd/SiO_(2)-Al_(2)O_(3),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和吸/放氢循环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载钯材料表面光滑无裂纹,活性组分钯纳米颗粒主要负载在孔道内部,经300次吸/放氢循环测试后,30%Pd/SiO_(2)-Al_(2)O_(3)材料在102 s内达到吸附平衡,H/Pd(原子比)稳定保持在0.66~0.69,吸/放氢循环吸附性能稳定且抗粉化性能优异。
- 张港李殿卿冯拥军纪富豪叶小球
- 关键词:循环性能
- 钚固体材料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钚是元素周期表中最为复杂的元素,呈现出众多奇异的性质,准确理解其电子结构己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挑战.此外。钚会发生化学老化和物理老化,使得其材料性能随时间而变化,准确获得材料性能的演化规律对于钚的实际使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钚固体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重点是金属钚及其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以及钚自辐照损伤的原子尺度模拟,比较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在钚固体材料计算上的适用性,为今后深入开展钚固体材料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若干指导思路.
- 敖冰云叶小球陈丕恒
- 关键词:钚锕系元素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 一种涉氢材料综合反应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氢材料综合反应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涉氢材料反应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涉氢材料综合反应系统,包括气体总管路(1)、气压传感器(11)、真空压力传感器(12)、储气装置(2)、标准体积容器(3)、吸氢...
- 杜晓清叶小球吴吉良
- 轻质储氢材料的理论模拟研究进展
- 2012年
- 综述了近期有关轻质储氢材料(以轻元素为基础组成的储氢材料)的理论模拟进展情况,包括对于这类材料的晶体结构预测、掺杂改性机理研究以及复合储氢体系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等。指出轻质储氢材料代表了一大类已开发的和尚未开发的储氢体系,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可以快速地筛选出具有合适热力学性质的高容量储氢反应;认为新近发展的晶体结构预测方法将在新型轻质储氢材料的理论设计上发挥重要作用。
- 叶小球齐洪柱罗德礼郑振华桑革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 Zr_(1-x)Nb_(x)Co(x=0~0.2)合金吸放氢及抗歧化性能研究
- 2021年
-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Zr_(1-x)Nb_(x)Co(x=0,0.05,0.1,0.15,0.2)合金,研究了Nb掺杂对ZrCo合金相组成、吸放氢及抗歧化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Zr_(1-x)Nb_(x)Co(x=0~0.2)合金主相为ZrCo相,含有少量ZrCo_(2)杂相;氢化物为ZrCoH3相。Nb掺杂有利于ZrCo合金吸放氢性能的提高:ZrCo吸氢反应活化时间为7690 s,Zr_(0.8)Nb_(0.2)Co缩短至380 s;ZrCo吸氢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4.88 kJ·mol^(-1)H_(2),Zr_(0.8)Nb_(0.2)Co降低至32.73 kJ·mol^(-1)H_(2);10 K/min升温速度下,ZrCo-H系统放氢温度为597.15 K,Zr_(0.8)Nb_(0.2)Co-H系统降低至541.36 K;ZrCo-H系统放氢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00.55 kJ·mol^(-1)H_(2),Zr_(0.8)Nb_(0.2)Co-H系统降低至84.58 kJ·mol^(-1)H_(2)。放氢模式下798 K保温10 h,ZrCo歧化83.68%,Zr_(0.8)Nb_(0.2)Co仅歧化8.71%;Nb掺杂降低合金氢化物8e间隙氢原子数量,减小岐化反应驱动力,提高合金抗歧化性能。
- 罗林龄叶小球张光辉桑革
- 关键词:吸放氢性能
- 钨中氘热脱附特性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采用热脱附谱方法定量研究了多晶W经能量为100eV/D、注量为3.8×1024D/m^2的D+辐照作用后,不同升温速率下氘的热脱附特性。研究发现,氘的热脱附量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均为1022 D/m^2量级,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氘的热脱附峰峰位向高温方向移动。多晶W中氘的热脱附行为符合一级反应特征,钨中空位是氘在钨中的主要俘获态,氘原子的热脱附能为1.04 eV。
- 王维王维叶小球叶小球陈长安王鹏高涛
- 关键词:钨热脱附辐照缺陷空位
- 氘在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渗透和滞留行为研究
- 2021年
- 对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氢同位素渗透和滞留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气体驱动渗透和热脱附谱测试获得了氘在钨及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渗透率、扩散系数、溶解度及相关活化能数据,并对氘在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渗透和滞留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氘在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渗透率比在纯钨中大2~3个数量级;2)在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扩散系数比在纯钨中大5~6个数量级;3)随着复合材料中铜的含量增加,氘的渗透率与扩散系数均呈现增大趋势;4)钨铜复合材料之间的相界面具有氘快扩散通道作用。氘在钨铜复合材料中的溶解度比起纯钨小很多,溶解激活能也更大,说明铜对氘在钨中的固溶可能具有减弱的作用,这与氘在钨铜复合材料中快速扩散的结论一致。在气相热充实验中,因为快速降温使钨铜复合材料中捕获的氘来不及释放,所以钨铜复合材料中氘的表观滞留量比纯钨高约1个数量级。
- 严俊叶小球蒋春丽李强饶咏初吴吉良王雪峰陈长安谌晓洪
- 关键词:钨铜复合材料
- 低吸氢平衡压材料的高真空—高压联用储氢性能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吸氢平衡压材料的高真空—高压联用储氢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引入系统、高真空气体反应及储氢样品实时观测系统、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辅助试验装置。本发明设计巧妙,可以用来获得储氢材料,特别是低吸氢平衡...
- 叶小球杜晓清宾韧高博卢勇杰朱力桂陈世勋陈长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