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基于ARM和WinCE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被引量:14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 CE.net5.0操作系统上,用基于ARM核的S3C2440A微控制器的ADC采集电压信号的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和A/D采样流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同时,将驱动通过Platform Builder5.0编译加入操作系统,当操作系统启动时,该驱动程序能被自动加载。测试结果表明,由ARM和WinCE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和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
- 叶俊华许雪梅黄帅郭远威徐蔚钦周文
- 关键词:WINCES3C2440A流接口驱动数据采集
- 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探针新的几何设计被引量:4
- 2008年
- 为提高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的探测效率和灵敏度,根据光纤的模式匹配理论计算了给定条件下光纤探头的模式匹配半径,以此匹配半径为基础分析激发光在线性锥型光纤探头中的光线传输轨迹。结合倏逝波透射深度与光线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抛物线锥形光纤探头。计算结果表明,为使入射光在均匀感应部分激发的能量最大,入射角在锥形感应部分必须满足在锥形终端最小且刚好是临界角的条件。通过修正抛物线锥形参数,使入射角在满足全反射条件下更加接近于临界角,从而获得比线性锥形更深的透射深度。灵敏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抛物线锥形的灵敏度比其它探针测试效果好,说明凹形抛物线锥形探针能够与待测的生物样品之间构成一种理想的荧光收集与激发机制,实验与理论结果比较吻合。
- 刘茜倩许雪梅李维叶俊华吴爱军吴建好王华
- 关键词:光纤生物传感器倏逝波入射角
- 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复合区域研究
- 建立了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激子复合发光的理论模型,复合发光区由于掺杂层的引入发生了漂移,发光区的位置及宽度主要由陷阱电荷浓度来确定,且复合区宽度会随着掺杂浓度、电场强度、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轻度掺杂时,由于载流子...
- 许雪梅吴爱军吴建好王华李维刘茜倩叶俊华
- 关键词: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载流子
- 文献传递
- 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复合区域研究
- 建立了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激子复合发光的理论模型,复合发光区由于掺杂层的引入发生了漂移,发光区的位置及宽度主要由陷阱电荷浓度来确定,且复合区宽度会随着掺杂浓度、电场强度、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轻度掺杂时,由于载流子...
- 许雪梅吴爱军吴建好王华李维刘茜倩叶俊华
- 关键词:掺杂有机电致发光
- 文献传递
- Windows CE的中断处理及中断流驱动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叶俊华许雪梅黄帅
- 关键词: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开发
- 基于ARM11的嵌入式视频处理终端设计
- 在研究了基于ARM11体系结构的Samsung S3C6410处理器的基础上,给出了多格式视频编解码的使用方法和Windows CE下中断流驱动的设计方法,为Windows CE操作系统下的图像采集和视频处理的复杂控制提...
- 叶俊华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11S3C6410视频处理原理图电磁兼容
- 文献传递
- 光纤生物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 本文研制了一种多探头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介绍了一种多探头的荧光信号采集和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可编程控制器件(FPGA/CPLD)同模拟开关相结合实现了对多路光纤生物传感器的荧光信号进行轮换采集和处理,对传统数字信号处理...
- 许雪梅李维刘茜倩吴爱军叶俊华王华吴建好
- 关键词:光纤生物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件数据采集
- 文献传递
- 光纤倏逝波传感器探针灵敏度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针对直线型光纤探针结构特点,从倏逝波场能量的角度对探针的灵敏度进行理论建模,推导出探针平均倏逝波吸收系数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从探针锥型长度与纤芯半径的匹配关系、入射角度、溶液折射率这几个方面对灵敏度的影响进行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探针长度一定时,合理的选择锥型长度与纤芯半径能有效地提高探针灵敏度,实例中最高有接近69倍的差别。同时入射角越靠近全反射角,溶液折射率越大,则探针的灵敏度越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具有一致性。
- 李维许雪梅刘茜倩吴爱军叶俊华王华吴建好夏辉
- 关键词:传感器光纤倏逝波探针灵敏度
- 基于S3C2440A的嵌入式电力网络仪表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了以三星公司的一款ARM920T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A为核心,以嵌入式Windows CE为操作系统的电力网络仪表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整体结构框图、系统各组成模块的功能以及软件流程图;选用高性能的以太网接口芯片DM9000E设计了网络的物理层接口电路,通过移植DM9000E驱动到Windows CE操作系统从而实现仪表和远程PC机的网络通信,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A/D采样流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处理采样数据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该仪表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 叶俊华许雪梅黄帅郭远威徐蔚钦周文
- 关键词:S3C2440AW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