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岩 作品数:11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常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β-环糊精的亲水性交联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β-环糊精的亲水性交联聚合物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从经过表面修饰的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引发聚合反应,生成含有β-环糊精的亲水型交联聚合物空心微球,整个制备... 姜彦 蔡敏 史红岩 张洪文 宋仁国硅橡胶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了丙酮-水溶剂比例、与紫外光的距离、引发剂用量对硅橡胶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kW的紫外光下照射时,接枝硅橡胶距离紫外光光源的最佳距离为15cm,混合溶剂丙酮/水的最佳体积比为6∶4,光引发剂的最佳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3%。 杨怡 刘巧云 屠山山 姜彦 张洪文 史红岩关键词:硅橡胶 紫外光接枝 聚丙烯酰胺 一种聚硅氧烷/聚苯乙烯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聚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聚硅氧烷大分子引发剂(X-PDMS-X),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单体苯乙烯和带有双键和烷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由X-PDMS-X末端的烷基卤引发聚合,当接... 姜彦 史红岩 蔡敏 张洪文文献传递 PBMA-b-PDMS-b-PBMA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013年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MA)三嵌段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微相分离。 姜彦 史红岩 蔡敏 马艳弘 张洪文 宋仁国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 大分子引发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嵌段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室温硫化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硅橡胶表面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表面成功接枝了PMMA;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位面积上的接枝量逐渐增大,当聚合时间为16h时,接枝量达到3.75mg/cm2;接触角从108.8°下降到71.7°;表面自由能从17.7mN/m增大到32.0mN/m。 史红岩 姜彦 蔡敏 张洪文 宋仁国 赵蒙超关键词:硅橡胶 表面接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表面自由能 环糊精衍生物改性聚氨酯的表征! 被引量:1 2013年 以聚醚2000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以β-环糊精衍生物(β-CD-MAH)为交联剂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改性的聚氨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热分析仪(DMA)及剥离、拉伸试验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并且可使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β-环糊精衍生物还可以提高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及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T-剥离强度。 兰秀菊 姜彦 史红岩 靖玲 关雪关键词:Β-环糊精衍生物 聚氨酯 力学性能 改性 环糊精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2013年 以聚醚2000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以β-环糊精为交联剂制备了β-环糊精改性的聚氨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MA)及剥离、拉伸试验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并且可使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β-环糊精还可以提高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及对PET薄膜的T-剥离强度。 刘巧云 姜彦 史红岩 靖玲关键词:Β-环糊精 聚氨酯 力学性能 一种聚硅氧烷/聚苯乙烯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聚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聚硅氧烷大分子引发剂(X-PDMS-X),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单体苯乙烯和带有双键和烷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由X-PDMS-X末端的烷基卤引发聚合,当接触... 姜彦 史红岩 蔡敏 张洪文文献传递 聚硅氧烷/聚苯乙烯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2014年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聚苯乙烯-KH570(PDMS/PS/KH570)线型聚合物,并进一步生成PDMS/PS交联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及溶胀试验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该交联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对甲苯的溶胀率达到286%。 史红岩 姜彦 许胜 蔡敏 赵蒙超 关雪 张嵘关键词:聚硅氧烷 聚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交联聚合物 玻璃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将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键合于玻璃片表面,与α-溴代异丁酰溴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表面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在玻璃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PMMA、PS和PS/KH570共聚物(Poly(St-co-KH570))都接枝到玻璃片表面。凝胶渗透色谱(GPC)数据表明游离PMMA与PS的数均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且分子量分布系数较低。接触角测试表明,改性后玻璃的表面疏水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当KH570体积含量为80%时,水接触角增大到92.5°。 姜彦 蔡敏 史红岩 许胜 张洪文 宋仁国关键词:接触角 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