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卜亚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影戏
  • 4篇剧本
  • 3篇文化
  • 3篇故事
  • 2篇叙事
  • 2篇中国影戏
  • 2篇戏剧
  • 2篇鬼文化
  • 1篇代表性传承人
  • 1篇道情
  • 1篇信仰
  • 1篇叙事艺术
  • 1篇应用写作
  • 1篇应用写作教学
  • 1篇影子
  • 1篇原味
  • 1篇原汁原味
  • 1篇折子戏
  • 1篇知识
  • 1篇儒释

机构

  • 10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卜亚丽

传媒

  • 3篇文化遗产
  • 1篇大舞台
  • 1篇戏曲艺术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古代小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幺弦孤韵音不绝——皮影戏(通渭影子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满仓访谈被引量:2
2023年
刘满仓,1965年生,甘肃省定西市固堆河村村民,刘氏皮影戏第七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皮影戏,16岁跟随家族皮影戏班敲碰铃、打甩板、拉胡琴,20岁领班演唱皮影戏,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皮影戏(通渭影子腔)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获定西市“陇中工匠”称号。影子腔皮影戏在刘家每一代传人手里,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历经七代,凝结成地方文化交融的结晶--通渭影子腔皮影戏。连续七代传承;演出中影子腔、秦腔和道情兼用;至今仍保持每年五月麦收后至七月中连续四五十天的自然演出;艺人“高台教化、灯下说书”的价值使命感;不“种耳音”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传承人向皮影戏内部深挖探索艺术特色;非遗保护政策落实到影子腔皮影戏的情况和反馈,这些都促使我们与刘满仓老师的深入交流((1))。
卜亚丽卜亚丽
关键词: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交融皮影戏原汁原味
中国影戏剧本形态叙论
本文以中国影戏剧本为研究对象。按照形态将中国影戏的剧本分为无本之本、提纲本和足本,在这个整体分类框架下,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文章由七章正文及序论、结语组成。  序论部分,对影戏剧本做出界定,简要介绍其演变过程,回顾本...
卜亚丽
关键词:影戏文学评论历史演变
中国影戏剧本原始形态初探
2016年
中国影戏产生较早,流传下来的影戏剧本相对却晚很多。宋代的零星资料又引起后人的争执和猜疑,影戏剧本的原始形态一直是个谜。本文试图以田野考察资料为依据分析中国影戏剧本原始形态。影戏剧本的原始形态可称之为"泛剧本"形态,当影戏艺术处于蒙昧期时,其底本是借来的,借用其他艺术的底本,即所谓的"借本",被影戏借用的大体有话本小说和说唱文本、戏剧剧本等,这也是"泛剧本"的真正面目。
卜亚丽
关键词:田野调查
厥旨渊放 归趣宜求——《琵琶记》复杂面貌成因索解被引量:3
2003年
《琵琶记》主题与人物的争论 ,自其问世以来 ,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试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意识特征、故事原型和作家创作意图对作品主旨的影响等方面重新观照作品的能指与所指。追根溯源 ,探索和归纳造成该剧复杂面貌和多向意蕴的深层原因 。
卜亚丽
关键词:《琵琶记》故事原型高则诚古典戏曲
影戏剧本三种形态间的关系
2014年
我国影戏剧本有三种形态:无本之本、提纲本、足本。这三种形态的剧本之间既存在历史的关联,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影戏剧本形态的演进历程:原初的无本(游戏阶段)—原初的足本(借用讲史话本或宝卷等作底本)—无本、提纲本—足本。各形态影戏剧本在话语程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结构方式、场次安排、审美特征等方面有内在相通之处。
卜亚丽
套本戏的成因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套本戏的演出形式非常特殊,中国戏曲写意性特征是套本戏形成的土壤;中国传统叙事结构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影戏的穿插间演的做法,为套本戏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和前提;戏曲创作中的同类做法为套本戏的出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元素;现实的演出环境是套本戏出现的外部动因。
卜亚丽
关键词:写意性传统叙事
中国古代鬼观念与戏剧的双向渗透
本文以中国古代鬼观念和戏剧的渊源生成关系、元代鬼戏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戏曲形成发展的大背景下,以鬼文化的各种行为事象,如巫仪、傩仪,促成鬼戏的生成,进而影响推动戏曲的形成为主要思路,探讨了鬼...
卜亚丽
关键词:戏剧鬼文化叙事艺术鬼故事鬼魂
文献传递
探析影戏的发展进程
2015年
宋代影戏不是成熟的戏剧,而是技艺游戏,是说书加影偶表演,处于泛戏剧阶段;经过诗赞体戏剧阶段的过渡,各地影戏于明末清初,纷纷完成戏剧化进程。
卜亚丽
关键词:影戏
影戏折子戏探源
2014年
影戏折子戏的概念存在着学术界和民间使用不一致的情况。影戏折子戏是影戏经典化的体现,在发展较为充分的足本影卷中产生,且以足本形态存在;发展不够充分的提纲本、无本形态影戏,很难从自身产生折子戏。影戏折子戏的来源有三:别种艺术(大戏、民间曲艺)引进、自身折选、艺人专门创作。处于重故事阶段的影戏无法从自身产生折子戏,研究影戏中的折子戏可展现出影戏故事性元素的变化轨迹。
卜亚丽
论信阳影戏剧本创作的“内部知识”被引量:3
2006年
河南信阳影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剧本,只有戏路子,从简单情节提示的戏路子到实际演出,需要艺人运用“内部知识”二度创作。这些“内部知识”是口传的,是影戏之所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田野考察看,可以揭示信阳影戏剧本即兴创作的“内部知识”及其规律。
卜亚丽
关键词:即兴创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