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华北地区气溶胶吸湿性影响臭氧光化学辐射通量的研究
- 地面的高浓度臭氧是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对于人体健康和农业建筑都有很大的危害.高浓度的臭氧产生需要的条件有高浓度且比例合适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充足的紫外波段光化学辐射通量.高光学厚度条件下,达到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会减...
- 陶江川赵春生刘鹏飞马楠
- 常温预辐射聚合法物理包埋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 1992年
- 多数生物活性分子,如酶,抗体及药物在室温下接受辐射能后其生物活性和药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低温(-78℃)辐射对酶的辐射失活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为此,嘉悦憅等人曾发展了一种低温辐射包埋技术。另外,有一些酶(如过氧化氢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辐射后失活效应,即受辐照酶样品取出辐射场后其活性仍随存放时间而不断下降。低温可以减缓后失活速率但难以完全排除。为避免低温操作的麻烦和辐射失活与后失活的损失,作者曾使用一种室温预辐射包埋技术。这一技术是将包埋过程分为两步:先使单体溶液在不断通氧下室温预辐照,然后在辐射场外与适当酶混合,通氮使其聚合,达到物理包埋的效果。
- 刘鹏飞哈鸿飞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丙烯酰胺
- 天津郊区夏季气溶胶谱分布特征观测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2009年7月11日到8月14日,在天津市武清区对粒径在O.02~1.00gm范围内的气溶胶粒子谱分布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对气溶胶谱分布资料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和参数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日变化规律及其与风速、风向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在该粒径范围内,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平均值为1.7×10^4cm-3,体积浓度的平均值为59μm3/cm3气溶胶的数浓度和谱分布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粒子数浓度在道路交通的早晚高峰期间和午后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段出现峰值,这与道路上机动车的排放和光化学反应中的气一粒转化过程密切相关。局地风速和风向对气溶胶浓度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粒子浓度的高值均出现在低风速条件下,与风向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这说明本地源排放是粒子的重要来源。粒子浓度随着风速增加而降低,且在盛行南风时出现相对高值,这说明当地受到来自南部较污染地区输送的影响。
- 梁思马楠徐婉筠邓兆泽刘鹏飞冉靓赵春生
- 关键词:日变化
- 辐射交联制备改性CMC水凝胶的溶胀行为研究被引量:39
- 2002年
- 利用丙烯酰胺 (AAm)接枝改性纤维素 ,然后进行羧甲基化反应得到高取代度的丙烯酰胺 羧甲基纤维素钠 (AAm CMC Na) .对该材料进行γ射线辐照制备出新型改性CMC水凝胶 .研究了这种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交联动力学以及温度、pH值和无机盐浓度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 ,并与CMC Na水凝胶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水凝胶和CMC Na水凝胶相比 ,优点在于辐照交联所用的剂量下降 ,而且所需的CMC浓度减少 .AAm CMC Na水凝胶的溶胀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pH为 6~ 8范围内达到最大值 ,并随无机盐浓度与吸收剂量增加而下降 ,表现出较好的温度敏感性和pH敏感性 。
- 刘鹏飞彭静吴季兰
- 关键词:辐射交联改性溶胀行为羧甲基纤维素生物材料
- 高相对湿度下华北地区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
- 大气气溶胶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这一地区常呈现的低能见度、高光学厚度现象,不仅与该地区气溶胶浓度较高有关,还和气溶胶在高相对湿度下的吸湿增长特性有密切关系。气溶胶的吸湿特性(Hygroscopicity)对气溶胶成...
- 刘鹏飞赵春生T.GbelE.HallbauerA.Nowak冉靓邓兆泽马楠K.MildenbergerS.HenningF.StratmannD.S.CovertA.Wiedensohler
- 关键词:气溶胶
- 文献传递
- 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和误差的比较研究
-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研究的2005年6月在甘肃金塔绿洲中部的观测资料,在分析了观测期间近地层微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对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法(包含两种不同计算方案)和变分法计算的绿洲农田下垫面的湍流通量及其...
- 刘树华刘鹏飞胡非吕世华刘和平张宇
- 关键词:绿洲湍流通量变分法
- 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和误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近地层的风、温、湿梯度以及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资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被广泛地用于计算陆-气感热、潜热通量。然而,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存在一些差异,随意的选用可能会造成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文中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的2005年6月甘肃金塔绿洲中部观测资料,在分析了观测期间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的基础上,对鲍恩比法、空气动力学法(包含两种不同计算方案)和变分法计算的绿洲农田下垫面的湍流通量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敏感性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不同方法间计算结果的差异和误差的来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湍流通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鲍恩比法从理论上满足能量平衡关系,但在昼夜交替和夜晚时出现了计算不稳定现象,因此在这些时段不适用。变分法避免了鲍恩比法计算夜间湍流通量的不稳定性,而且二者计算的白天湍流通量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变分法由于加入了辐射和土壤热通量信息,明显改善了空气动力学法白天的能量平衡状况;变分法计算得到的潜热通量对辐射和微气象条件有较为合理的响应;对数据误差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鲍恩比法和空气动力学法应用于绿洲下垫面上对观测误差较为敏感,而变分法相对比较稳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鲍恩比法在-2<β<0的范围内由于方法本身局限而适用性较差;而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和误差来源于所应用的相似性函数。因而与鲍恩比法和空气动力学法计算的湍流通量值相比较,变分法的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稳定,在绿洲下垫面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文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这些方法的使用提供参考。
- 刘鹏飞刘树华胡非吕世华刘和平张宇陈国兴梁福明
- 关键词:绿洲湍流通量变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