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竹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胸苷激酶1对Ⅳ期结肠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血清胸苷激酶1对Ⅳ期结肠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Ⅳ期结肠癌患者80例(观察组)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并组间对比阳性率,分析血清胸苷激酶1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Ⅳ期结肠癌患者的血清胸苷激酶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胸苷激酶1和患者的ECOG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化疗后,病情缓解的Ⅳ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低于化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的血清胸苷激酶1较化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胸苷激酶1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能够较好的评估Ⅳ期结肠癌患者的化疗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 孙华威梅梅刘媛媛刘雪竹
- 关键词:血清胸苷激酶1化疗疗效
- 腔内心电定位应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腔内心电定位(IC-ECG)应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Meta分析。方法:搜索考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IC-ECG在PICC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一致性检验软件5.4统计分析结局指标。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IC-ECG组和传统X线组PICC置管首次成功率分别为90.6%(n=2683),78.9%(n=1915),[OR=2.57,95%CI(2.16,3.06),P<0.001];精确度分别为78.6%(n=1008),68.6%(n=1015),[OR=2.7,95%CI(1.42,5.13),P=0.0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n=520),18.1%(n=518),[OR=0.18,95%CI(0.11,0.30),P<0.001],以上两组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ECG技术能提高PICC置管首次成功率及精确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刘雪竹刘雪竹许洪伟冯秀娟冯秀娟
- 关键词:META分析
- 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处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刘雪竹王建枝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人性化护理
- 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干预分级建档延续管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干预实施分级建档延续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9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级建档延续管理的营养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观察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吻合口漏、肠梗阻、胸腔积液、切口感染延期愈合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干预实施分级建档延续管理,可改善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田宝文张佳田张国艳张强华刘雪竹苏亚楠钟敏刘国辉周钢
- 关键词:肿瘤消化道营养评估延续管理
- 1例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10年
- 李桂兰曹微刘丹刘雪竹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 恶性肿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潜在的压力源,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恐惧,包括焦虑、抑郁等创伤后应激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多数人对PTSD知之甚少,只有增加大众对此的正确认识,才能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支持与帮助,解决其心理困扰.本文回顾总结了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的文献资料,梳理分析了恶性肿瘤患者出现PTSD的因素、研究现状及目前常用的治疗措施,以期为发展适当的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隋霄李艳秋刘雪竹田宝文
- 关键词:恶性肿瘤创伤后应激障碍
- 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营养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和有效干预方法,减少因营养不良对围术期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PG-SGA评分表对117例住院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将评分≥4分存在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营养干预和成分营养干预两组,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BIA)进行营养状况成分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营养补充方法相同,成分组依据BIA营养成分的缺失情况做有针对性成分和细胞水平干预。结果:成分组与常规组比较在细胞量,细胞内外水分,电解质,血液粘度和术后发生率等指标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体重指数,肌肉量,总蛋白和白蛋白等两者无差异。结论:PG-SGA评分表适合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BIA对营养不良患者可以全面数字化检测出人体内多种成分,尤其可监测细胞的状态,这对于开展营养不良细胞水平的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在营养不良患者营养评估和干预过程中采用全程实时BIA管理。
- 田宝文张佳田张国艳张强华刘雪竹苏亚楠钟敏刘国辉
- 关键词:营养不良肿瘤营养评估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