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7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CDT )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胫后静脉穿刺术。结果37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溶栓、抗凝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置管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赵文增 杨京卫 刘荣红 孟繁杰 曹斌关键词:胫后静脉 穿刺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用NRS2002多时点评估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多时点评估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将22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评估结果、健康教育效果及完成放化疗全程方案的例数。结果通过责任护士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第2次、第3次评估的营养不良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及完成放化疗全程方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NRS2002多时点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及放化疗全程方案的有效落实。 刘荣红 孟荣芳 赵文增 田粟关键词:肿瘤 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成年人正常体重人群脂肪肝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成年人中正常体重情况下,身体成分的改变与脂肪肝病症发生的关联性。方法在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体重正常者260例,将其中有脂肪肝者100例分为实验组,无脂肪肝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对2组人体的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总面积及骨骼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总面积、腹围均大于对照组,骨骼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重正常状态下,人体体脂肪率、腹围及内脏脂肪总面积是脂肪肝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体检中心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体检者接受专业的营养咨询。 刘荣红 李国强 赵文增 徐娅丽 刘燕 陈喜珊关键词:脂肪肝 正常体重 葡萄糖复合液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葡萄糖复合液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置管术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将147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7例,对照组70例。干预组置管后2h实施外敷葡萄糖复合液(由50%葡萄糖加25%硫酸镁、维生素B12、地塞米松组成)保持1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干预组发生率7.8%;对照组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糖复合液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这一方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孟荣芳 刘荣红 王素君 王敏英 付敬梅 丁玉霞 周蔚芳 黄平关键词:外敷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物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他汀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18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1;B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C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1。观察围手术期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生物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果:3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天后检测血脂各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后生物标记物即有下降(P<0.05);3组患者PCI术后12小时生物标记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术后3天生物标记物较术后12小时有明显降低(P<0.01),且C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P<0.01)。结论:冠脉介入术可造成血管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此炎症反应,并不依赖调节血脂作用,剂量为40 mg.d-1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王健兵 刘荣红 赵文增 王忠明 刘颖关键词:冠脉介入术 阿托伐他汀 生物标记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 MMP-2 导管介导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导管介导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9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采用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溶栓早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溶栓后大腿周径差和小腿周径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P<0.05),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明显提高(P<0.05),而溶栓后通畅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穿刺部位血肿、上肢瘀斑形成、穿刺围瘀斑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溶栓效率和溶栓速度,血栓溶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治疗中无特殊体位要求,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赵文增 刘荣红 王海刚 谢红梅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2013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危重疾病。腹胀为SAP常见症状,且常伴腹痛,患者感觉极其不舒适。 王丽 孟翠巧 刘春霞 刘荣红关键词:胰腺炎 腹胀 护理 葡萄糖复合液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运用葡萄糖复合液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及疗效观察,为临床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实施PICC后并发静脉炎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葡萄糖复合液(50%葡萄糖40 ml、25%硫酸镁20 ml、维生素B12500μg 2ml、地塞米松10 mg)湿敷,对照组应用葡萄糖混合液(50%葡萄糖40 ml、25%硫酸镁20 ml、维生素B12500μg 2ml)湿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患者行PICC发生静脉炎时,采用葡萄糖复合液进行湿敷治疗,效果显著。 刘荣红 孟荣芳 赵文增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2023年 探讨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60例,随机划成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干预,研究组进行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心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采用t检验;心血管事件、护理满意度采用x2检验。结果 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左室压力上升速度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指标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后,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的病情将得到更好改善,血糖指标下降显著,心功能恢复良好,心血管不良事件少,生活质量提升,负性心理缓解,患者对其也十分满意。 刘荣红 李明芳关键词:营养干预 临床护理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康复效果 葡萄糖复合液预防奥沙利铂所致肢体麻木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预防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所致的肢体麻木。方法:62例癌症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采用50%葡萄糖加25%硫酸镁、维生素B12的混合液,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前用纱布湿敷;干预组21例在混合液的基础上再加地塞米松成为葡萄糖复合液,用同样的方法湿敷。结果:干预组的麻木程度、麻木时间远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葡萄糖复合液能有效预防奥沙利铂所致肢体麻木。 孟荣芳 刘荣红 王素君 丁玉霞 王敏英 孙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