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穴位注射可乐定药理作用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动物穴位注射可乐定药理作用研究蒋丽萍刘祖舜(江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南昌330006)(南通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南通226300)关键词可乐定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药理作用可乐定(clonidine,CLN)是一种中枢性降压药,用量小,药效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镇...
- 蒋丽萍刘祖舜
- 关键词: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药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实验研究初探(家兔“翳风穴”给药东莨菪碱对旋转后眼震电图影响的观察)被引量:4
- 1994年
- 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机理,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将20只家兔按5×4配伍设计.以旋转后眼震电图为观察指标,研究了五种不同浓度东莨菪碱经“翳风穴”给药,静脉给药,肌肉给药和“翳风穴”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的结果,发现“翳风穴”给药对家兔旋转后眼震的抑制作用与静脉给药相仿(P>0.05),明显强于肌肉给药(P<0.05).“翳风穴”注射生理盐水无明显抑制眼震作用、用药前后眼震强度无显著差别(P>0.05).就上述结果本文以中西医理论对抗眩晕治疗进行了讨论.
- 汪晓雷刘祖舜
- 关键词:眩晕翳风穴眼震
- 经穴类半导体特性的药理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1998年
- 邵政一凌祥周爱玲朱毅芳刘祖舜
- 关键词:经穴药理学
- 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14
- 2001年
- 简要回顾穴注法历程 ,对穴注法优势及作用方式作了系统分析。针对目前穴注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 :分析穴注法针刺样作用、药物作用的主次及其交互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探讨腧穴间、药物间、腧穴与药物间最佳搭配组合方案 ,以提高穴注法疗效 ,大力推广穴注法 ;阐明穴注法药效反应的循经性等穴注法作用实质问题 ,是目前穴注法研究的主要任务。
- 范刚启陆斌吴旭刘祖舜
- 关键词:水针穴位疗法
- 从“穴位”药效研究经穴性能的思路和瞻望被引量:11
- 1994年
- 作者认为药物或化学品可以用作化学探针,从穴位药效的特点及机理分析去探究经穴一个方面的性能,并能总结药物归经的科学内涵。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理学尚有待开发的新领域。
- 刘祖舜
- 关键词:水针疗法穴位药理学
- 大鼠“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镇痛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小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起效速度与作用强度均比同剂量肌肉注射好,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无镇痛作用.提示穴位给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潘永明韩蓉李永金顾振纶刘祖舜
- 关键词:度冷丁足三里镇痛穴位注射
- 家兔“三阴交”穴位注射可乐定升糖降压效应的生物时辰节律研究
- 1990年
- 上午10时或下午10时对家兔'三阴交'穴位注射可乐定(CLN)100μg/kg,15分钟血糖上升百分率与耳缘静脉注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明显大于'三阴交'旁注射(P<0.05)。提示'三阴交'注CLN的升糖作用与静脉注射效应一样迅速有效。下午10时'三阴交'注CLN15、45分钟的升糖百分率均明显大于上午10时注射的效应(P<0.05),提示穴位注射CLN的升糖效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CLN的降压作用未见有昼夜差异。
- 余志奇刘祖舜
- 关键词:三阴交注射
- 普鲁卡因拮抗氰化物中毒机理初探被引量:2
- 1996年
- 普鲁卡因具有一定拮抗氰化物中毒的作用。本文通过测定小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外周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以及不同时间血中氰化钾浓度水平,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普鲁卡因拮抗氰化物中毒的机理与拮抗氰化物中毒所造成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关,从而可防止因钙内环境紊乱所带来的细胞损伤。此外,普鲁卡因的抗氰作用与升高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无关,也不影响氰化物的代谢速率。
- 姜声扬刘祖舜
- 关键词:普鲁卡因氰化物高铁血红蛋白
- “内关”、“足三里”注射胰岛素后对健康家兔部分外周脉线及穴位微量元素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6年
- 家兔“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其“内关”、“大陵”、“曲泽”穴局部及其相应脉线(大~曲线)铁、钙、锌含量降低;“足三里”注射胰岛素后亦可引起“内关”、“大陵”穴类似的改变,但并不影响其相应脉线(犊~上线)及该脉线上穴位(如“足三里”、“犊鼻”、“上巨虚”)各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经络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这种变化可能与穴位及药物的相对特异性、药物归经有关。
- 凌祥邵政一朱毅芳刘祖舜
- 关键词:经脉针刺穴位痕量元素胰岛素投药
- 从穴位药效特点探索经络性能的基础性研究
- 1998年
- 作者等以小鼠、大鼠、家兔为实验动物,比较等量药物不同“穴位”(下文去引号)静脉、皮下和/或肌肉注射药理毒理作用的特点。等容积蒸馏水同名穴注射及偏离穴位紧邻点(隔2~5mm)注药为对照。穴位注药或水的液量不超过0.05ml,也不加任何针刺手法,以尽量减少对穴位物理性刺激。近30年来共计研究了中西药物23种。主要发现有以下3点。 1.穴位药效特强特速。不同药物,只要选择的穴位适当。
- 刘祖舜
- 关键词:穴位注药经络肌肉注射药物吸收针刺手法内关穴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