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政策传播与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被引量:26
- 2017年
-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对地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与政策传播方式造成了挑战。论文运用个案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天津爆炸事故中的地方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不同的网络传播形态,其中灾后恢复政策传播存在信息提供者子群、信息转接桥梁子群和传播放大器子群不同类型的关键节点群体,三者在政策传播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认为,地方政府在官微发布和政策信息传播方面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和短板:地方政府官微总体来看网络影响力比较低;危机治理过程过分强调结果应对而忽视过程应对能力的建设;地方政府虚拟空间的危机治理政策信息发布和传播引导能力与线下政策制定与实务治理之间缺乏协同;虚拟空间传播网络三大子群的分化裂变进一步挑战地方政府的危机治理、网络发布与政策制定实施三位一体的整合能力。
- 刘淑华潘丽婷魏以宁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 中国在线公共服务提供的研究现状评估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中国电子政务实践的展开,在线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多视角(multi-faceted)的分析框架,从作者所在部门及系别、期刊名称、发表时间、论文长度、研究主题和领域、研究方法、分析层级和地域等方面对至今为止在核心期刊及《电子政务》杂志中涉及中国在线公共服务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在线公共服务研究尚没有得到公共管理学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 刘新萍郑磊刘淑华
-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社会信息社会
- 大数据时代网络抗争治理——基于江苏启东事件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社会抗争具备了与传统时代不同的特点,即它不再具有固定组织结构与形式,不再依托固定意识形态来加强与成员之间的纽带,甚至组织成员都不再固定。借助互联网,抗争成员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与网上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就相关议题进行直接意见交换和讨论,一旦意见统一就产生强烈的抗争意愿,而兴趣消失或者议题解决后,这种短暂的虚拟社区和松散组织就很快消失。这些新的特点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也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江苏启东环保抗争为案例,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抗争运动新的特点,并为地方政府如何应对和治理提出建议和对策,同时指出了我国在大数据时代前瞻性预测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关键。
- 刘淑华
- 关键词:大数据
- 安全、发展与国际共进被引量:12
- 2015年
-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中国需要发展以"有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国家安全战略应追求增强的安全、相对的安全、开放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全向度的安全、发展的安全、共同的安全、统筹的安全和避免过度安全化的安全。中国实现国家安全持续发展和有效安全应秉持的战略指导原则为:安全与发展共进,应对与进取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合作与反制并用,内部与外部统筹。中国需要减少应对性思维,增加进取性思维,在安全问题上学会不断转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安全环境的能力。有效安全需要建立一个统筹、高效、专业、法治的国家安全体制,提升国家安全体制的执行力。有效安全的外部布局需要按照"全向有序、内外兼修、能力相称"的原则。通过阐述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宗教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外安全等十个领域的状况,实现有效安全的界定,存在问题的评估,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举措。中国要汲取美国和苏联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训,两者分别在冷战后期以及九一一事件后将局部安全问题扩大化、过度化,导致国力消耗,资源分散,能力不相称,最终使得安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国要重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共进与互补性,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安全发展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的安全智慧。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务智库”编写组陈志敏苏长和潘忠岐张骥郑长忠孙德刚宋国友熊易寒李瑞昌刘淑华沈逸徐以骅张建新薄燕黄河
-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
- 数据能力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 2017年
- 2015年10月17日,由复旦大学国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主办的'数据能力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政府、高校、企业及智库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学术论坛。论坛的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国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主任刘淑华副教授主持。她首先感谢与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 刘淑华唐心怡
- 公共管理领域信息通信技术运用的演进与发展被引量:8
- 2015年
- 过去数十年间,各国政府均致力于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提高公共管理运作能力与公众沟通能力。本文梳理了25年来公共管理领域信息通信技术运用的演进与发展,展示了电子治理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已经从早期仅仅作为高度结构化行政工作的初级支持性工具,迅速转变为政府整体运作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面对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新型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政策框架仍然比较缺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对电子政务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及其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构建有利于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功效的政策制度环境。
- 刘淑华袁千里肖丹(校)
-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改革电子政务
- 编前语
- 2017年
- 政府能力是一国政府存在和延续的根基,是对于一国政府施政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之一。这种能力以政府统治能力与社会发展能力为核心,前者由合法化能力、公共行政能力和政治秩序调控能力构成,后者由汲取社会资源能力、增加社会资源能力和配置社会资源能力构成。
- 刘淑华
- 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危机治理与政策传播研究
- 2017年
-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对以传统媒体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危机治理与政策传播方式构成了挑战。本研究选取天津爆炸事件,对官微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案例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阐述政府是如何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危机治理与政策传播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危机信息传播呈现不同的特征,在传播过程中三大节点群体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地方政府在政策解读等环节缺乏及时的政府回应,面临如何准确地对传播效果进行感知和评估等挑战。
- 刘淑华魏以宁唐心怡
- 移动政务与中国城市治理被引量:10
- 2011年
- 描述了当今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广泛应用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提出了移动政务的三个核心概念:移动政务终端、移动政务信息系统、移动政务体系;通过全面的文献调研,归纳总结了中国移动政务研究主要关注的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了中国移动政务的现状,包括网络通信技术、终端、支撑平台系统、信息安全等技术层面,政务领域的主要应用,移动政务系统所属的发展阶段等;阐释了中国城市移动政务系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决策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刘淑华詹华袁千里武明戈
- 关键词:移动政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信息社会
- 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被引量:66
- 2011年
- 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日益短缺导致城市产生了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对城市进行治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智慧城市(smartcity)"概念被许多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所使用。本文对目前有关"智慧城市"的研究文献做了回顾综述,系统梳理并界定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构建智慧城市的愿景、动力及保障,通过对比国内外推进智慧城市的具体战略计划及典型应用,对我国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阐述了构建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
- 李重照刘淑华
-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社会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