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光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直线感应加速器用光阴极实验研究
- 通过适当地改造2 MeV注入器实验平台,使系统具备了开展光阴极研究的能力,主要的改动有:将观察窗材料改为石英,增加266 nm固体激光器,对原有的时序控制方式进行修改以满足同步触发方面的要求.研究的阴极材料为含钪储备式热...
- 张篁陈德彪江孝国夏连胜刘星光谌怡章林文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光阴极固体激光器等离子体
- 文献传递
- 猝发强流多脉冲电子束源物理设计被引量:3
- 2012年
- 给出一台脉冲间隔100~1 000ns、脉冲数2~5个、二极管电压3MV、引出束流强度2.5kA的猝发多脉冲电子束源的物理设计及初步调试结果。在设计中,采用感应叠加和阻抗匹配方案获得二极管高电压脉冲;试验中分别采用天鹅绒和大发射面储备式热阴极获得猝发多脉冲电子束。调试结果表明:采用大发射面热阴极可避免阴极等离子体产生,确保二极管在猝发多脉冲状态下稳定运行。初步调试获得大于2.7 MV猝发三脉冲二极管高压,并获得1.6kA的三脉冲电子束流。
- 夏连胜杨安民张篁谌怡刘星光王文斗李劲张开志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
- 高压同轴电缆接头封油装置
- 高压同轴电缆接头封油装置,涉及电缆技术。本发明包括筒状固定头、封头压帽;筒状固定头设置有外螺纹和固定安装结构;封头压帽设置有与筒状固定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用于和筒状固定头连接,筒状固定头带有密封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刘云龙夏连胜杨安民潘海峰张篁刘星光
- 碳纳米管阴极强流脉冲发射放气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CNT)阴极强流脉冲发射特性,在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LIA)注入器平台上开展了阴极放气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阴极强流发射时伴随有严重的阴极放气,阴极放气参与形成阴极等离子体.对于特定的几次实验,通过数值积分估算了阴极材料的放气量为0.8—1.12Pa·L,释放的气体分子数目与电子数目之比为254—203,说明阴极等离子体为弱电离等离子体.分析了二极管电压、发射电流密度。
- 谌怡张篁杨安民夏连胜刘星光
- 关键词:碳纳米管阴极直线感应加速器
- 高压同轴电缆接头封油装置及高压电缆
- 高压同轴电缆接头封油装置,涉及电缆技术。本发明包括筒状固定头、封头压帽;筒状固定头设置有外螺纹和固定安装结构;封头压帽设置有与筒状固定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用于和筒状固定头连接,筒状固定头带有密封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刘云龙夏连胜杨安民潘海峰张篁刘星光
- 文献传递
- Φ100mm钪酸盐阴极实验系统及其实验结果被引量:1
- 2011年
- 为获得kA级热发射电子束,研制了直径为Φ100mm钪酸盐热阴极组件,并建立了适应大面积热阴极实验环境的2MV注入器试验平台。实验在二极管真空3.7×10–5Pa,二极管电压1.95MV,脉宽120ns(FWHM),阴极温度1120℃时,获得最大收集电流1038A,发射电流密度约13A/cm2。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阴极仍工作在空间电荷限制流状态。
- 杨安民夏连胜王辉余志强李季石金水张篁刘星光刘云龙潘海峰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阴极组件二极管电流密度
- 碳纳米管阴极强流脉冲发射特性实验
- 2011年
- 在2 MeV直线感应加速器注入器平台上研究了采用浸渍涂覆方法制备的大面积碳纳米管阴极发射体的强流发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高压电场下,碳纳米管阴极具有强流电子束发射能力,发射电流密度较大;碳纳米管阴极发射电子过程为场致等离子体发射。实验过程中,阴极端取样电阻环收集到的最大发射电流达350 A,阳极端法拉第筒收集的发射电流为167 A,最大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19.4 A/cm2。
- 谌怡夏连胜张篁刘星光廖庆亮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碳纳米管强流电子束
- 大直径钪酸盐阴极发射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为获得kA级热发射电子束,研制了直径为100mm钪酸盐热阴极组件,并建立了适应大面积热阴极实验环境的2MV注入器试验平台。实验在二极管真空3.7×10-5 Pa、二极管电压1.95MV、脉宽120ns(FWHM)、阴极温度1 120℃时,获得最大收集电流1 038A,发射电流密度约13A/cm2。实验结果表明,工作状态下阴极发射能力与激活温度、系统真空度关系密切。
- 杨安民夏连胜王辉余志强李季石金水张篁刘星光刘云龙潘海峰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阴极组件二极管电流密度
- 直线感应加速器用光阴极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适当地改造2 MeV注入器实验平台,使系统具备了开展光阴极研究的能力,主要的改动有:将观察窗材料改为石英,增加266 nm固体激光器,对原有的时序控制方式进行修改以满足同步触发方面的要求。研究的阴极材料为含钪储备式热阴极,实验中最高加热到了740℃,观测到了光电发射和光致等离子体发射现象,最大的激光功率密度为1.3 MW/cm2,最大发射电流密度约为16 A/cm2,光电发射的量子效率约为0.05‰。
- 张篁陈德彪江孝国夏连胜刘星光谌怡章林文
-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光阴极固体激光器等离子体
- Φ100 mm钪酸盐热阴极真空系统设计
- 热阴极电子束具有高亮度、低发射度、低能散度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管,射频直线加速器上,但这些电子束一般限于弱流。随着高功率技术尤其是直线感应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利用热阴极获得强流(kA量级)电子束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
- 杨安民夏连胜张篁刘星光刘云龙潘海峰
- 关键词:真空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