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彪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艺术
  • 4篇纹饰
  • 3篇战国
  • 3篇战国时期
  • 3篇书法
  • 3篇考古
  • 3篇出土
  • 3篇春秋
  • 3篇春秋战国
  • 3篇春秋战国时期
  • 2篇学者
  • 2篇燕文化
  • 2篇收藏
  • 2篇考古发掘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特征
  • 1篇电信
  • 1篇电信体制
  • 1篇遗存
  • 1篇艺术风格

机构

  • 6篇保定市收藏鉴...
  • 5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上海市通信管...
  • 1篇保定市财贸学...

作者

  • 12篇刘德彪
  • 1篇周文昌
  • 1篇张丽云
  • 1篇陈佩华
  • 1篇张春霞

传媒

  • 5篇文物春秋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考古
  • 1篇艺术家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中国电信业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完善通信保障机制
2003年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时代,作为重大会议对内对外联络的神经中枢--通信保障尤其显得格外重要,通信技术的水准、质量及安全,直接维系着整个会议的效率和质量.与会代表的通信需求、新闻报道的及时发布、会议场馆及宾客下榻宾馆等后勤系统的通信服务和安全保障,无疑成为通信保障工作的重点环节.
张丽云刘德彪陈佩华黄先斌
关键词:电信体制
燕下都半瓦当
1997年
吴庆均刘德彪周文昌
关键词:地域文化特征燕文化商周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艺术效果战国晚期
从存世的三种《兰亭序》复制本论“神龙本”的艺术价值
2009年
《兰亭序》问世以后,以其精妙的笔法、传奇的色彩以及所承载的丰厚的书法文化,形成了书法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兰亭学。在其存世的墨迹复制本中,以冯承素的摹本“神龙本”,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褚本虽题为摹本,实则临本)为世所重。
刘德彪
关键词:《兰亭序》艺术价值神龙本论书法文化书法史
简论燕下都半瓦当的错切现象被引量:2
2002年
燕下都半瓦当均为范具压制当面纹饰。范具呈圆形,由两个相同且对称的图案构成,两图案中间留有一条较窄的切割线(图一)。制作时,将范具在当面泥坯上压制纹样,然后粘接于筒瓦坯的母口一端,再沿切割线由外向内切割,将其一分为二,最后烧制而成。
吴磬军刘德彪
关键词:纹饰文物考古
刘德彪作品
2016年
刘德彪,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保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帝、保定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常。
刘德彪
关键词:协会会员书法家收藏家
燕下都半瓦当的错切现象
2002年
吴磬军刘德彪
关键词:出土纹样图案学者模范
扣燕瓦之声 播燕文化之韵——读吴磬军《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
2009年
目前,吴磬军先生的专著《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虽然堪称燕下都瓦当研究的集成之作,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燕瓦当所折射出的燕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和论述。扣燕瓦之声,播古老的燕文化之韵,牵燕瓦之一发,动燕文化之全身,
刘德彪张春霞
关键词:燕文化考论
燕下都残断瓦当的命名与修补二题
2001年
吴磬军刘德彪
关键词:纹饰考古发掘出土考古资料学者民间收藏
《真理通达士》
2017年
刘德彪
燕下都瓦当纹饰分期述补被引量:2
2003年
燕下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其遗址在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5公里处.自20世纪初以来,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瓦当,其纹饰之多样、工艺之精美、内涵之丰富为列国瓦当所不及,是研究燕文化的重要实物.燕下都的瓦当大约从春秋早期开始使用,直到秦王政灭燕,持续了近500年.据燕下都的最新考古资料[1],其瓦当按当面纹饰大致可分为10余个类别,50多个品种.本文拟在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和采集的瓦当实物基础上,对诸多纹饰之间的早晚关系、演化规律、贯穿的母题纹饰以及分期作一些初步探讨,并就教于方家.
吴磬军刘德彪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纹饰艺术风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