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陕西省血液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混合血小板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混合血小板制备工艺优化方法及质量监控的方法.
方法:对180份400 mL新鲜全血在采集前和采集后以及分离出的白膜进行血小板含量检测,将每份血液在采血后6h内分离出白膜,随机选其中90份为对照组,当天... 张雅莉 靳朝霞 刘建强 赵晓华 王文 张国权 彭鹏关键词:白膜法 文献传递 冷上清在治疗TTP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分别对无偿自愿献血者的新鲜血浆及冷上清进行留样,并检测其中凝血因子FVIII、FIX、FV、FVII、Fbg及总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冷上清中FVIII含量为(0.35±0.13)IU/mL;FIX含量为(0.61±0.15)IU/mL;FV含量为(0.93±0.18)IU/mL;FVII含量为(1.06±0.35)IU/mL;Fbg含量为(142.41±37.77)mg/dL;TP含量为(62.90±5.01)g/L.新鲜冰冻血浆中FVIII、FV、Fbg含量与冷上清中FVIII、FV、Fbg含量相比较,均为P<0.01,有极显著差异.新鲜冰冻血浆中FIX、FVII、TP含量与冷上清中FIX、FVII、TP含量相比较,均为P>0.05,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冷上清中含不稳定因子FV、FVIII,但其含量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较低.用冷上清对TTP患者行血浆置换后,可使患者凝血系统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 刘建强 马莉 叶世辉 王宝燕 张雅莉 李锦 曹晓莉 张建耕关键词:冷上清 TTP 凝血系统 血站常态化质量审核思路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各个血站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很多血站除了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还采用常态质量审核等手段进行质量监控,对确保血液质量与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如何开展常态审核,国家并无具体标准,导致有些血站此项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常态审核的目的。我们结合具体实践,就常态审核涉及的内容和管理思路进行探讨。 曹晓莉 彭鹏 刘建强 房婕 王锦 张嫄关键词:血站 去冷沉淀血浆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去冷沉淀血浆(Cryoprecipitate-reduced plasma,CRP)中系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1 repeats 13,ADAMTS-13)水平的变化。方法用140人份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制备CRP,采用Biggers一期法测定FFP和CRP中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的促凝活性;免疫比浊法测定Fi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因子活动度(vWF∶Ag)水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测定70人份FFP和CRP中的ADAMTS13活性及抗原含量。结果与FFP比较,CRP中FⅧ∶C、FⅤ∶C、FⅦ∶C、FⅨ∶C、FⅩ∶C、FⅪ∶C、Fib、vWF∶Ag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FⅡ∶C、FⅫ∶C、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代替FFP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治疗,而不适用于FⅧ、Fib及vWF缺乏患者的补充治疗。 马莉 孙盼 林方昭 刁戈 李剑平 张红抑 刘建强 张心声 柏则蓉 周静宇 黎美君 李长清关键词: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采供血生产与服务常见质量差错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 通过对采供血生产与服务工作中常见质量差错归纳总结及原因分析,发现主要是人为原因,其次才为其他原因。改进的重点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实施差错管理,正确对待差错,从差错的性质即体系性、实施性、效果性方面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 曹晓莉 刘建强 彭鹏 赵静 房婕 安淑娴 赵晓华关键词:血站 一种用于转染试剂的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染试剂的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和应用。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可将生物大分子及其他化合物提呈至细胞,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化合物联合使用。本发明脂质体的阳离子头部有更加敏感、易于断裂的二硫键;疏水区采用了不对称... 刘建强 叶世辉 赵京文 房婕 段勇 曹晓莉 李锦文献传递 去冷沉淀血浆质量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去冷沉淀血浆(CRP)制备前后系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质量变化。方法运用Biggers一期法测定140人份新鲜冰冻血浆(FFP)和CRP中FⅡ、Ⅴ、Ⅶ、Ⅷ、Ⅸ、Ⅹ、Ⅺ、Ⅻ促凝活性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上述样本中Fi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因子活动度(vWF∶Ag)水平;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测定70人份FFP和CRP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水平。同时比较了上述检测指标两者间的差异。结果与FFP比较,CRP中FⅧ∶C、Fib、vWF∶Ag水平分别为(20±10)%、(151±42)mg/dl、(15±9)%(P<0.01); 马莉 孙盼 林方昭 刁戈 李剑平 张红抑 刘建强 张心声 柏则蓉 周静宇 黎美君 李长清关键词:冷沉淀 免疫比浊法 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FRET 单细胞巢式PCR检测RHD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单细胞巢式PCR检测技术,用以检测单个细胞的RHD。方法采用稀释法获得单个细胞,直接提取DNA,根据RHD特点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凝胶电泳观察结果,将扩增产物测序以检测扩增的目的基因。结果通过巢式PCR,阳性对照可以获得明显的目的产物,阴性和空白对照无扩增产物,10份Rh阳性单细胞检测标本均能检出RHD。结论建立的检测RHD单细胞巢式PCR检测技术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生殖医学等领域,为预防Rh新生儿溶血病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刘建强 吴大洲 张印则 周华友 徐华关键词:RHD 生殖医学 RH新生儿溶血病 混合血小板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混合血小板制备工艺优化方法及质量监控的方法。方法对180份400 m L新鲜全血在采集前和采集后以及分离出的白膜进行血小板含量检测,将每份血液在采血后6 h内分离出白膜,随机选其中90份为对照组,当天制备浓缩血小板储存于20-24℃振荡保存,次日6份浓缩血小板同型汇集制成1份混合血小板;剩余90份为实验组,白膜储存于20-24℃振荡保存,次日6份白膜汇集后制备1份混合血小板。分析该组所制备的混合血小板制剂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混合血小板质量体外评估发现,实验组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且白细胞残余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2种方法制备的混合血小板p H值及血气分析、血小板活化率相关指标均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结论全血当天分离出白膜,次日同型混合后制备的混合血小板可保证血小板提高获取效率和纯度,并不影响血小板质量,有望成为手工制备混合血小板的优选模式。 张雅莉 靳朝霞 刘建强 赵晓华 王文 张国权 彭鹏关键词:白膜法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40袋血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监测相关变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和容量合格率均为100%,血红蛋白含量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和P值分别为5.625,0.044和10.157,0.030)。结论血红蛋白含量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合格率与甘油化及去甘油化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有关。 张雅莉 张贝 靳朝霞 赵晓华 刘建强 黄蕾关键词: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