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幸清 作品数:28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良因素预防对卵巢病损切除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良因素预防对卵巢病损切除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妇科2020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6例卵巢病损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不良因素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生命体征、镇痛及镇静、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肾上腺素(epinephrine,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n,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NA、E、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SBP、DBP、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因素预防可明显减轻妇科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稳定其生命指征,缓解疼痛,提升舒适度,最终达到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效果。 罗爱舞 刘幸清 麦勤玲关键词:全麻手术 躁动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TURP术的老年男性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4例;CESA组用针内针法于L2~3行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mL与10%葡萄糖1mL混合液(1~2)mL(5~10)mg,并硬膜外腔置管;CEA组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两组硬膜外腔均选用1.33%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常规监测BP、ECG、SpO2并记录,记录麻醉起效和镇痛效果,记录术中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为(6.5±0.8)min,CEA组为(12.9±2.6)min,(P<0.01);麻醉效果优级者CSEA组有34例(占100%),CEA组有28例(占82%),(P<0.05);CEA组麻醉后30minSBP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而CSEA组则麻醉后10minSBP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SBP及HR最低值组... 张文礼 何仁亮 敖兴亮 刘幸清 吴亚彬关键词:老年患者 前列腺电切术 腰硬联合麻醉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固定装置,包括贴膜件和固定管道,贴膜件双面分别为粘贴面和固定面,固定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面设置有二次胶布贴膜区;固定管道呈随意弯曲并定型的中空支撑管,固定管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固... 凌晨 胡宝欣 谢永红 胡旭东 文先杰 刘幸清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对其适宜剂量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与布比卡因比较。方法 80例60~80岁患者,麻醉方法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根据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物配制剂的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R1组、R2组、R3组及B组,每组2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用局麻药),R1组、R2组及R3组分别为罗哌卡因10、12和14mg,B组为布比卡因10mg。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运动恢复时间,并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前(T0)及阻滞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及30min(T5)时点的收缩压(SBP)、HR、SpO2。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8±25)s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6±36)s较其他三组均短(P〈0.05),B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2.35±0.31)分和运动恢复时间(3.1±0.6)h较其他三组均显著增高和延长(P〈0.01)。四组患者麻醉前后SBP及HR比较,R3组麻醉后15min时点S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B组麻醉后5min及10min时点S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麻醉,配制重密度液时,使用12mg的剂量,可满足手术所需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好。 敖兴亮 何仁亮 陈美秀 林金兵 张文礼 刘幸清 杜小丽关键词: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麻醉 老年人 一种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操作段、弯管段和端头段。弯管段呈弧状延伸。端头段与弯管段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弹性模量高于操作段、弯管段和端头段。操作段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端头... 池鸿熙 林毅珊 文先杰 刘幸清一种动脉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管和内套管;穿刺针管侧壁上沿径向设有通槽,所述穿刺针管的尾端设置有穿刺推动部;内套管设置于所述穿刺针管内且所述内套管的外周壁与所述穿刺针管的内周壁贴合设置,所述内套管的尾端设有内... 凌晨 杨淑璇 陈静仪 胡旭东 文先杰 刘幸清肛周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2年 肛周神经阻滞是指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肛门周围神经附近,通过暂时阻断相关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肛周产生麻醉作用。肛周神经阻滞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分为齿状线上黏膜穿刺麻醉,肛门括约肌间隙阻滞,肛管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相比传统常用的全麻、腰麻、肛周局部浸润麻醉,肛周神经阻滞因其操作简单、损伤较小诸多优势被广泛采纳,特别在超声引导下定位更加准确,阻滞的成功率更高。同时,肛周神经阻滞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现将近年来肛肠手术使用肛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梁肖霞 梁肖霞 刘幸清关键词:局麻 肛肠手术 肛周 神经阻滞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静脉输注糖碱钾液对酸碱平衡、电解质和BNP水平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静脉输注糖碱钾液对酸碱平衡、电解质和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本院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T组和C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灌注液选用生理盐水,液压灌注泵持续灌洗,流量200~350ml/min,压力≤2.94kPa(30cmH2O)。灌注期间T组静脉输注糖碱钾液;C组术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糖碱钾液配方:5%葡萄糖注射液440ml+5%碳酸氢钠50ml+10%氯化钾10ml。分别在灌注前(T1)、灌注60min(T2)和灌注毕(T3)采集动脉血测定PH、Na+、K+、Cl-、HCO3-、Glu、HCT值;分别在灌注前(T1)、灌注60min(T2)和灌注毕(T3)记录患者的SBP、DBP、HR、CVP值;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1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脑型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 在T3时点T组的PH、K+、HCO3-、Glu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Cl-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的SBP、DBP、HR、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T组的BNP浓度低于C组(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静脉输注糖碱钾液可以预防因为灌注液吸收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降低术后的BNP水平。 吴亚彬 肖戈 梁结莲 梁肖霞 胡旭东 刘幸清 吴昊关键词:静脉输注 酸碱平衡 电解质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和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PPD)发病率和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术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硬膜外腔单次注射1.5 mg吗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 L,术后生理盐水100 m L持续静脉输注;观察组患者硬膜外腔单次注射1.5 mg吗啡,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术后地佐辛25 mg静脉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镇痛效果,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产妇产前1 d、产后1 d和3 d 5-HT水平,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产前1 d、产后3 d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产妇PPD的发病率。结果两组产妇产前1 d、产后1 d的5-HT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 d 5-HT水平为(433.16±90.9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8.77±84.3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前1 d的EPD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 d的EPDS分值为(7.24±3.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9±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 d的PPD发病率为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其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EPDS评分值,提高术后5-HT水平,减少PPD发病率。 刘幸清 凌晨 麦勤玲 胡旭东 张文礼 林金兵 许雪洁 许洁玲 杜顺颜关键词:产后忧郁症 硬膜外腔 吗啡 地佐辛 静脉自控镇痛 5-羟色胺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单纯0.1%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对学龄儿童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1-2级,年龄5-12岁行择期下腹部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例。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腰段硬膜外阻滞,术毕以单纯0.1%罗哌卡因(1组)或0.1%罗哌卡因复合0.0001%芬太尼(Ⅱ组)或0.1%罗哌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Ⅲ组)进行术后镇痛,以2ml·h-1的速率硬膜外腔持续输注,由患儿父母按压补充2ml/次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术后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皮肤搔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由患儿或其父母评价满意程度。结果三组的镇痛优秀率分别为76.7%、80.0%和70.0%,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但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的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Ⅲ组有1例呼吸抑制(p>0.05);三组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满意度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单纯0.1%罗哌卡因与其复合芬太尼相比,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可能更适用于小儿。 张文礼 何仁亮 霍保善 刘幸清关键词:儿童 术后镇痛 硬膜外 罗哌卡因 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