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岷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为探讨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方面的影响,客观评价近年来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所取得的功效,以岷江上游为对象,根据森林植被、枯期径流等的变化,找出其间的关联和相应的规律。利用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评价指标:流域最小月平均流量与年径流量之比,得出了各年段的涵养指数,并将其变化趋势与森林植被、枯期径流相比较。结果表明,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与森林面积有很大的相关性,它随森林面积的减少而降低,随森林面积的增加而升高;尽管岷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但从总体来讲,岷江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还是特别强的,径流变化平稳,枯期水量相对丰富;退耕还林工程功效显著,大面积的退耕还林提高了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了枯期径流量,增强了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安全。
- 满正闯苏春江徐云刘兴亮张金盈
- 关键词: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水源涵养
-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07年
-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工程实施取得较大成效。但是,退耕还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发现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 满正闯苏春江徐云刘兴亮张金盈
- 关键词:岷江上游退耕还林
-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
- 随着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大型生态工程从20世纪末陆续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有数年之久,如何评价这些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水文效益,尤其是找出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后对该区域水文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刘兴亮
- 关键词: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水文水资源径流量
- 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用被引量:12
- 2006年
-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最主要的供水来源,被称为是“天府之国”生命的源泉。但是,岷江上游的水资源面临着总体水量减少,洪水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在分析岷江上游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法,试图解决岷江上游水资源的问题,为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刘兴亮苏春江徐云张金盈
- 关键词:岷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都平原
- 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及农业发展潜力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在评价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从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农业发展潜力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该区的农业发展潜力。通过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该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是该区农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 刘兴亮苏春江徐云张金盈
-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发展潜力
-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007年
- 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调查,发现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
- 满正闯苏春江徐云刘兴亮张金盈
- 关键词:岷江上游退耕还林
- 攀西地区自然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概述了攀西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开发中的不利条件,分析了目前资源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利用效率偏低、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等该区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该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并重、走集约型深度资源开发道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资源开发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张金盈苏春江徐云刘兴亮
- 关键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 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运用资源可持续理论,分析了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其限制因子,提出该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满正闯苏春江徐云刘兴亮
- 关键词: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
-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05年
- 植被恢复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现状,回顾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自1950年代以来的植被恢复历程,综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的理论研究、品种选择、技术突破、效益评价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本区植被恢复中研究手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不足,强调今后研究应注重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重视植被恢复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及加大乡土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 张金盈徐云苏春江刘兴亮
-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