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高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 2017年
-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社会的规律性思考,因此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往往给人一种高、大、空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在一个人的大学生涯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是德智体美劳中的德的具体体现,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极其关键;另一方面,作为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然而,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着力去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刘云高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 法律责任视域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为了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影响,有必要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找出他们意识形态中的特性和共性以及所反映出的缺失问题,从"法律责任"角度探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特点、路径。
- 刘云高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素养法律责任
- 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思考被引量:1
- 2017年
- 所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为原则,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 刘云高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
- 关于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 2017年
-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让思想政治课失去感染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目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创新的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应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让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吸引力。
- 刘云高
-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 大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培养路径探析被引量:4
- 2017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数目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大学生的健康与否,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培养路径。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 刘云高
- 关键词:大学生
- 一种思想政治教学用讲桌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思想政治教学用讲桌,包括桌体、底座、放置板和滚轮;在底座的下侧安装滚轮,在桌体与底座之间且位于中心上安装有竖直的转轴,所述桌体与底座之间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有钢球槽和钢球,桌体与放置板之间设置...
- 刘云高
- 文献传递
- 论建国以来党对我国国情的基本认识
- 2010年
- 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只有正确地、系统地认识一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用于指导一国的建设实践并取得胜利,分析了建国以来党对我国国情的基本认识。
- 刘云高黄芳
- 关键词:国情中国共产党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主要是围绕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研究。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实效性提高而存在的,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将困难克服,以及怎样将良好个性品质养成的一种战略性实施计划。因此,从当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开放式、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 刘云高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
- 2018年
-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体系设计,促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与就业相关的实践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首先深入分析了一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阐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 刘云高
-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制约因素和相关策略探讨
- 2015年
- 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衔接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由于一些内部与外部的阻碍因素,制约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这就说明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制,以多层次的教学措施来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所面临的挑战。
- 刘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