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起

作品数:18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蔗糖
  • 2篇蔗糖业
  • 2篇铁路
  • 2篇闽东南
  • 2篇公路
  • 2篇甘蔗
  • 1篇地段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要素
  • 1篇定线
  • 1篇新干线
  • 1篇兴衰
  • 1篇宜林地
  • 1篇营业
  • 1篇营业总收入
  • 1篇载波
  • 1篇载波相位
  • 1篇载波相位差分
  • 1篇载波相位差分...

机构

  • 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通师范学院

作者

  • 18篇凌起
  • 1篇于苏建
  • 1篇曾尊固
  • 1篇张江山
  • 1篇杨伟

传媒

  • 6篇经济地理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地理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经济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89
  • 1篇198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沿海交通走廊跨世纪建设战略初探
1994年
福建沿海交通走廊跨世纪建设战略初探凌起,王行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沿海走廊地带及其在全省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福建全省在经济上明显分为沿海与内陆山区两大片。沿海地区,按照省有关部门国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包括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的全部...
凌起王行源
关键词:交通走廊国土规划铁路干线内河航运公路交通
论福州—厦门铁路新干线建设计划被引量:2
2002年
福州—厦门铁路新干线是福建省“十五”计划中提出的铁路交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它将从根本上提高福建铁路的线网化水平 ,从分流作用上缓解鹰厦铁路中段运能饱和压力 ,确实解决闽东南沿海无直通铁路引起的大型港口腹地拓展、市际铁路不合理运输和地区性中远途铁路货运大量中转等交通问题。本文对该建设计划在这些方面的意义 ,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以期推进这项计划决策的落实 ,有助于可能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介入建设的国内外投资者 ,增进对这条铁路投资效果前景的认识 。
凌起
关键词:市场调节机制
罗伦兹曲线在旅游涉外饭店营业收入分析中的应用———以闽东南福、厦、漳、泉四市为例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通过经济活动空间分析中的罗伦兹曲线,对旅游涉外饭店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和研究。
凌起林中燕
关键词:旅游涉外饭店闽东南营业总收入地理要素
生态农业概念歧义的辨析与整合被引量:16
2000年
生态农业原为西方发达国家多种对于石油农业的替代农业中的一种 .传入我国以后 ,一个与西方生态农业不同的“中国生态农业”概念被提了出来 ;80年代中期以来 ,国际上及我国又广泛使用与生态农业有关联的“可持续农业”术语 ,使得有关生态农业的概念颇多岐义 .本文从概念的提出、形成的背景、传承演变及对不同国情的适用性等方面 ,对之作出辨析和整合 .
凌起
关键词:歧义辨析可持续农业
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被引量:44
2003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已跨入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区域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文章以1990—2000年为考察期,以福建省为参照系,选取31个工业行业,采用SSM对泉州市工业结构加以研究。针对分析所揭示出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今后泉州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作出建议:①侧重对能源、原材料、新兴工业的增量投入,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②注重对传统支柱产业的存量调整,改造提高纺织服装、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产业;③保证资金投入、拓展外埠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支柱、重点产业的竞争力。
杨伟凌起
关键词:SSM区域工业经济外埠市场企业规模竞争力偏离-份额分析法
试析台湾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被引量:3
2001年
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是台湾地区至今单项投资和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融资模式。当局的意图在于 ,适应岛上西线铁路客运不断增长的需求 ,追赶国际上铁路运输技术现代化的先进水平 ,同时扩大内需市场 ,激活重心所在的西部走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个地域配置布局高速铁路运输生产力 ,要求区域有发达的经济、客运量大的市际高速客运和铁路客货分流任务、新线沿路网已形成的既有铁路线方向修筑等背景条件。有别于一般陆运线路。台湾在具备这些背景条件下规划建设高铁。它在背景时机条件的选择、技术适用性的论证 ,以及新融资模式的采用各方面 ,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凌起
关键词:高速铁路融资模式
闽东南蔗糖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1997年
闽东南是福建蔗糖基地,也是全国重点蔗糖产区之一,近10年来出现大幅度滑坡和衰落,面临令人忧虑的困境。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发展过程、连年滑坡的原因、走出困境的取向和目标,以及支持、促进的政策措施。
凌起
关键词:蔗糖业甘蔗种植甘蔗生产甘蔗收购适度规模经营
闽东南区域甘蔗生产变化与适度规模问题
1998年
闽东南区域是中国主要蔗糖产区之一,1986年其甘蔗种植面积为7.33×104hm2,蔗糖产量为51.2×104t,之后连年滑坡,1995年其甘蔗种植面积仅为3.15×104hm2,蔗糖产量16.2×104t。调查分析了闽东南区域甘蔗生产的历史及现状,认为其连年滑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粮食和甘蔗争地矛盾、甘蔗生产和收购政策变化、种蔗收入比其他现金作物低、农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等。根据消费需求和耕地潜力的计算,提出了以下建议:闽东南区域蔗糖生产的目标以保证福建省的食糖自给为宜,2000~2005年间,每年保持种植面积3.38×104~3.89×104hm2,蔗糖产量27.7×104~36.5×104t。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采取一系列支持和保护政策和措施,如合理定价、扩大农户生产规模、田间作业机械化及建设服务体系等。
凌起曾尊固
关键词:甘蔗种植面积
GPS RTK技术在公路规划定线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2003年
在交通线路的规划测设中 ,应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GPSRTK) ,有着明显的优点。笔者在参与福宁高速公路规划定线跨河水准测量中获得了实际的经验。据此本文对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做出阐述 ,对影响RTK高程实时解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做出分析 ,并从实证上对提高该技术方法的应用效果提出若干有益的建议。
蔡建辉凌起
关键词:公路规划公路定线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
闽西开发区的设置与导向
2000年
本文从福建省西部的南平、三明、龙岩三市 (以下简略称“闽西”或“闽西地区 )现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出发 ,分析了设置开发区是闽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和合理选择 ,探讨了闽西开发区导向的确立 ,提出了加快闽西开发区及整个闽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于苏建凌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